[实用新型]新型电容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17472.9 | 申请日: | 2013-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鹏;于先进;李德刚;常承立;孙意明;李绪功;陈佩军;赵文哲;孙伟;李纬国;王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30;H01M2/02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容 电池 | ||
技术领域
新型电容电池,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动力电容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资源未来预期减少,石油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也在进一步扩大,因此发展新能源成为支撑经济发展、改善环境的方向,电容电池被应用于交通等各种领域。
现有的电容电池的极耳都是横向焊接在极片的上侧边,由于极片上侧边较窄,导致极耳的长度受到限制,特别是极耳与集流体焊接部长度,不利于大电流充放电;而且焊接极柱后正、负极柱的集流体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容易造成短路;现有电容电池大都采用金属外壳,而电容电池基本都是由许多单个的电池组合成为电池组来使用的,多个电池组合在一起后由于采用金属外壳极易短路,非常危险,同时金属外壳容易与极柱之间短路,造成整个电池的报废,金属外壳对模具要求高,成本高,制作困难;极柱采用外螺纹,在连接时操作不方便,而且在装配螺母的过程中容易短路,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大电流快速充放电、使用安全的新型电容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电容电池,包括外壳、外壳内的电芯和两个竖直设置的极柱,电芯包括多个相间叠放的长方形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及间隔在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负极片上分别设有极耳,极柱下部设有集流体,极耳与集流体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纵向固定在正、负极片两侧边上,极耳与集流体焊接部的长度大于极耳与正、负极片连接部长度的1/2。
所述外壳采用塑料材料制作。
所述外壳上端设有安全阀。
所述极柱上端开设有竖直方向的内螺纹孔。
所述电芯外侧包裹有一层绝缘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新型电容电池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极耳纵向焊接在极片较长的侧边上,使极耳长度加长,适合大电流快速充放电;
2、外壳采用塑料材料制作,绝缘性好,使用安全,而且塑料外壳制作方便,成本低;
3、安全阀能够防止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变形甚至爆炸;
4、极柱上设有内螺纹孔,更方便连接,同时便于将多个电池组合为电池组,提高工作效率;
5、电芯外侧包裹一层绝缘套,提高电池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电容电池剖视图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剖视图示意图。
图3是正极片与极耳示意图。
图4是正极片与长方形极耳的示意图。
其中:1、外壳 2、极耳 3、极柱 31、集流体 32、内螺纹孔 4、安全阀 5、隔膜 6、电芯 61、正极片 62、负极片 7、绝缘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新型电容电池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3:新型电容电池,包括外壳1、极耳2、极柱3、集流体31、安全阀4、隔膜5、电芯6、绝缘套7。长方体外壳1为塑料材料制作,外壳1上端固定有安全阀4,两个极柱3竖直设置在外壳1内两侧,极柱3侧面下部竖直设有集流体31,极柱3伸出外壳1的上端设有竖直方向的内螺纹孔32,电芯6位于外壳1内,电芯6包括多个相间叠放的长方形正极片61和负极片62,正、负极片61、62之间通过隔膜5隔开,电芯6外侧套有一层绝缘套7,正、负极片61、62较长的侧边上部分别焊接有极耳2,两个极柱3的集流体31分别与正、负极片61、62的极耳2焊接,极耳2上端水平,下端为梯形,极耳2与集流体31焊接部的长度大于极耳2与正、负极片61、62连接部长度的1/2,外壳1内装有电解液。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集流体31与极耳2焊接后在电芯6外侧包裹一层绝缘套7,把电芯6及绝缘套7装入外壳1内,然后将外壳1密封,固定安全阀4前注入电解液,最后固定安全阀4,使用该新型电容电池时通过内螺纹孔32和连接板将多个电池组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长方形极耳,参照附图4:极耳2为长方形,纵向连接在正极片61长边上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国利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7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池底吸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极群组铸焊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