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7280.X | 申请日: | 2013-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1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仕杰;廖慧敏;曾明;陈鸿;郭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特别是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油和空气在发动机中混合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在排放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为了消除这一噪音,一般汽车在排气系统上设置排气消声器,并且通过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与车体连接。现有排气消声器吊耳多为整体式结构,两端分别有安装孔与汽车排气消声器和车体上的挂具相连,由于吊耳一般由橡胶制成,具有一定形变能力,汽车排气消声器在排气中发生的震动以及汽车在运行中消声器随汽车发生的的震动,通过吊耳吸收、衰减,达到减震的目的。
但现有技术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即由于汽车的种类和车型很多,每一种车型的消声器挂具与车体挂具之间的距离不同,吊耳的两个安装孔之间的尺寸要与该距离匹配,从而造成了吊耳在不同车型之间不能互换,因此,吊耳的种类繁多。
为解决吊耳诸多问题,授权公开号为CN202132091U的一种汽车消声器吊耳采用两端的两个安装孔的轴线呈90度或在0到90度范围内取值以适应复杂的安装工况。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仍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两个安装孔之间的距离是固定值,不能满足不同车型的需要的缺点,提供一种两个安装孔距离可以调整,从而可以用在不同车型上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消声器吊耳,其包括上端部、中间段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与下端部的一端分别有一安装孔,该中间段一端与下端部连为一体。该上端部、中间段和下端部均采用硅橡胶制成。
所述上端部另一端有一个孔径与中间段直径相适应的沉头孔,四周壁上有两个分布在径向上对称的壁孔 。
所述中间段在其轴线方向设置有3~7个螺栓孔,孔径与螺栓直径相适应。
所述上端部与中间段由螺栓紧固连接。与该螺栓配合螺母为两个,采用对顶方式拧紧,以防止螺栓因震动出现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长度可调,即可根据车体与排气消声器挂具之间距离,采用上端部壁孔与中间段上不同螺栓孔配合,削去多余中间段,形成不同长度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满足不同车型的要求;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降低了制造成本;采用硅橡胶,能够得到较大弹性形变,承受冲击和吸收震动,此外中间段螺栓孔还产可生形变,达到吸收震动的功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左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上端部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部件名称如下:
1-上端部,2-螺栓,3-螺母,4-中间段,5-下端部,6-下端部安装孔,7-中间段螺栓孔,8-上端部安装孔,9-上端部沉头孔,10-上端部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排气消声器吊耳包括有上端部1、中间段4和下端部5。
所述上端部外形尺寸为35×30×30mm,一端设有安装孔8,孔径12mm,另一端设有壁孔10,孔径为5mm,底端设有一沉头孔9,尺寸Φ20×16mm;所述下端部5尺寸长度25mm,其余尺寸与上端部相同,一端设有安装孔6,孔径12mm;所述中间段外形尺寸Ф20×75mm,均匀开有7个螺栓孔,孔径5mm,用以调整两安装孔之间距离,螺栓孔之间距离为10mm;所述螺栓为标准件,规格为M5;所述螺母为标准件,采用对顶方式拧紧,防止螺栓松脱。
使用时,将下端部5安装孔安装与消声器挂钩上,测量与车体挂钩之间长度,削去多余中间段,与上端部沉头孔9配合,再由螺栓2将上端部1与中间段紧固连接,拧紧螺母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7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