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04755.X | 申请日: | 2013-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武星华;王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星华 |
| 主分类号: | F16H41/28 | 分类号: | F16H41/28;F16H41/32;F16H41/24;F16H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艳春 |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等动力机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的是,电机在过载时,存在发生堵转而烧损的风险。
在某些领域,电机与液力偶合器联合使用,从而可以提供过载保护性能,即,在电机因过载而停转时,电机的输出轴仍可带动液力偶合器的输入轴转动,从而防止了因堵转而造成电机烧坏的现象。
电机与液力偶合器连接时,需要将电机的输出轴与液力偶合器的输入轴同心地连接。但在实际使用中,因液力偶合器本身固有的特点,难以实现这种连接,从而影响了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至少能够避免上述问题之一的动力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动力系统可包括:
动力机,用于产生动力并具有输出动力的第一输出轴;以及
液力传输机构,其用于传递所述动力机产生的动力并具有接收所述第一输出轴输出的动力的输入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液力传输机构的输入轴一体形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力传输机构还包括:
壳体,所述输入轴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其一端穿过所述壳体;
泵轮,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安装于所述输入轴以通过第一输出轴的带动而旋转;
第二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轴向对准并隔开,所述第二输出轴部分地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从与所述输入轴穿过所述壳体的侧面相对的一侧延伸出所述壳体;
涡轮,位于所述壳体内,并安装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以带动所述第二输出轴旋转;以及
工作液体,
其中,所述泵轮与所述涡轮之间具有间隙,并通过所述工作液体实现动力传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包括内燃机、电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力传输机构是流体密封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泵轮通过平键连接、一体浇铸、锁片固定或者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涡轮通过一体浇铸或螺栓连接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液体包括液压油、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液体包括20#透平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力传输机构包括液力耦合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与所述壳体通过位于之间的法兰连接在一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系统为立式或卧式动力系统。
由于所述动力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液力传输机构的输入轴一体形成,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电机的输出轴与液力偶合器的输入轴需要同心地对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所述附图和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优选实施方案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中限定的“上方”、“下方”等,仅表示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对说明书及附图的理解,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下面参照图1对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动力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动力系统可包括用于产生动力的动力机10。在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动力机10可包括内燃机和电机等。在图1中,以电机为例,动力机10可包括集电环101、接线盒102。并且,如图1所示,动力机10具有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一输出轴。动力机的工作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在此处不再赘述。
动力系统还包括用于传递动力机10产生的动力的液力传输机构20。液力传输机构20具有输入轴,用于接收动力机10的第一输出轴输出的动力。即,输入轴与动力机10的第一输出轴动力连接。如图1所示,液力传输机构20可位于动力机10的下方,即,轴100延伸出动力机10的方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动力机10的输出轴与液力传输机构20的输 入轴可以是一体形成的。为清楚起见,在图中用标号100表示动力机10的第一输出轴与液力传输机构20的输入轴。
如图1所示,液力传输机构20还可包括泵轮210,泵轮210通过平键连接安装在轴100上并能够通过轴100的带动而绕其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星华,未经武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7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8AT四驱差速器壳体与传动系统
- 下一篇:锥形减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