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2-((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酯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48887.8 | 申请日: | 2013-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苟远诚;王涛;黄莉莎;郭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万全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07/12 | 分类号: | C07D20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13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羟基 吡咯烷 乙基 氨基甲酸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方法设计及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酯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阿西马朵林是一种κ-阿片受体激动剂,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有效药物,目前正处于三期临床研究阶段。临床研究表明阿西马朵林可升高IBS患者的敏感阈值,耐受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酯(I)是阿西马朵林制备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主要工艺杂质之一,其残留会严重影响终产品的质量,目前公开的文献还未见该杂质的合成报道。但为了更好地研究阿西马朵林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情况,迫切需要获得化合物(I)的对照品,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 的定位检测,因此开发化合物的(I)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较简单的制备2-(s-3-羟基吡咯烷-1-基)-s-1-苯乙基氨基甲酸酯(I)的方法,即将2-氧代 -((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酯溶于非质子性溶剂,分批加入还原剂,于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8-10 h得到目标化合物(I)。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R为H,C1-C3直链或支链烷基,苄基,苯基或烷基取代的苯基等。
反应温度为0-30 ℃,优选室温反应。
溶剂为二氯甲烷、氯仿、甲苯、乙醚、四氢呋喃(THF)等非质子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溶剂,优选THF。
还原剂为氢化铝锂、氢化铝等金属氢化物,优选氢化铝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例在于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实例:2-((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施实例一
向100 mL三口瓶中加入0.585 g(15.4 mmol)氢化铝锂和20 mL无水THF,搅拌形成悬浊液。称量2-氧代-((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乙酯3.0 g(10.5 mmol)溶于30 mL THF中。冰浴条件下将2-氧代-(s-3-羟基吡咯烷-1-基)-s-1-苯乙基氨基甲酸乙酯滴加入反应瓶中,冰浴搅拌反应8 h,缓慢滴加入5 mL去离子水淬灭反应。过滤,滤液浓缩得到黄色油状物,用二氯甲烷溶解油状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两次。有机相浓缩得到黄色油状物2.480 g,收率86.81%。1H NMR(DMSO-d6) δ 1.503-1.553(m,3H),4.422-4.445(m,2H),5.210-5.235(s,1H),3.715-3.730(m,1H),3.025-3.251(m,2H),7.551-7.815(m,5H)。
实施实例二
向100 mL三口瓶中加入0.959 g(25.3 mmol)氢化铝锂和30 mL无水DCM,搅拌形成悬浊液。称量2-氧代-((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乙酯5.0 g(17.1 mmol)溶于30 mL 无水DCM中。冰浴条件下将2-氧代-((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乙酯滴加入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8 h,滴加入5 mL去离子水淬灭反应。过滤,滤液浓缩得到黄色油状物,用二氯甲烷溶解油状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两次。有机相浓缩得到黄色油状物3.810 g,收率80.24%。1H NMR(DMSO-d6) δ 1.503-1.557(m,3H),4.426-4.451(m,2H),5.210-5.239(s,1H),3.718-3.730(m,1H),3.031-3.259(m,2H),7.554-7.824(m,5H)。
实施实例:2-((3s)-3-羟基吡咯烷-1-基)-(1s)-1-苯乙基氨基甲酸苯酯的制备
实施实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万全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万全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8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