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装置及其提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40733.4 | 申请日: | 2013-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刘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127 | 分类号: | B65G1/127 |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 地址: | 2151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药房提药用的提升装置及其提升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化药房是由快速发药系统,智能存取系统和自动分包机三部分组成。整个配药、拿药的过程完全实现智能化操作。
在自动分包间里,只要在电脑里输入病人服药的信息,就可以让电脑来完成取药、包装到打印标签等全部过程。采用这种自动化的分包技术,最终可实现零差错。由于在无接触的环境下作业,可以有效防止人与药品之间的交叉感染。智能化系统的推出,不仅为患者拿药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同时,还大大减少了过去药师因为配药所花的经历。
目前的智能化药房,计算机在读取药物信息时,对应的药物会从药房的出料槽中送出,输送至提升装置中,最终由提升装置运输至对应的出药口进行出药,但传统的提升装置,由于其结构的弊端,工作时往往会发出很大的噪音,造成整个药房的噪音污染,给工作人员带来额外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电力资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大大减小、节约能源的提升装置及其提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升装置,用于输送从智能药房出药槽中送出的药品,包括支撑架,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
储药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接收并存放所述药品;
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包括至少一条竖直设置的导轨;
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储药装置,并且驱动所述储药装置沿所述移动机构上下运动;
同步带,其一端连接有配重块,另一端连接所述储药装置,所述同步带中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双轴心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双轴心导轨的个数为两个,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相对设置,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储药装置包括承载架、设置于承载架底部的传输带、设置于所述承载架周围的挡板以及位于所述传输带上方的提板。
进一步地,所述提板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架,所述同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提板;所述提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滑块,并且所述滑块分别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传动轮,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一导向轮,所述同步带处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传动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一端的第二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与所述第二导向轮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尼龙块,并且所述配重块移动连接所述尼龙块。
一种提升方法,其具体提升步骤如下:
一、接药:储药装置接收从所述出药槽传输过来的药品,并且将药品存放于传输带上;
二、送药:接收到药品后,驱动装置开始工作,驱动所述储药装置上下移动,直至移动到对应的出药口位置;
三、出药:储药装置到达对应的出药口,之后传输带开始传输,将药品从储药装置的内侧传输至出药口的出口,完成整个取药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储药装置接收并存放智能药房出药槽的药品,之后驱动装置驱动储药装置沿着移动机构上下运动,将药运输至指定位置;由于同步带的一端连接有配重块,另一端连接储药装置,提升装置在提升储药装置的时候,配重块正好与储药装置的重量相抵消,使得驱动装置以较小的驱动力就能提升储药装置,大大节约了电能,同时进而减小了运行过程中的噪音,降低了整个药房的维护成本;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提升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提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提升装置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07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输药管的引流管
- 下一篇:用于治疗和预防慢性伤口的装置、方法以及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