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34237.8 | 申请日: | 2013-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大晟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6 | 分类号: | E01C11/2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能 循环 流体 融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
背景技术:
冰雪天气对道路的影响主要是减小路面的摩擦系数,这是影响冰雪天气下行车安全的最敏感和最严重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干燥的沥青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6,积雪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2,结冰路面的附着系数约为0.15。这样冰雪天气下的制动距离就大幅度增加。其次,路面摩擦系数的减小,当车辆在弯道处转向过度时,车辆容易产生侧滑。
目前对冰雪条件下道路交通状况研究有路面外部除雪技术、提高路面内部性能、结冰后的警示系统及交通管理措施,但是路面上的冰雪只能通过人工清洗,费时费力,效率低。
热力融冰雪方法是利用地热、燃气、电或太阳能等产生的热量使冰雪融化,如地热管法、电热丝法、红外线灯照加热法、太阳能加热法、发热电缆法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其组成包括:地下换热器,所述的地下换热器安装在地面以下,所述的地下换热器通过上水管路、回水管路与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连接,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与安装在路面上的加热管道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与所述的加热管道之间安装有水泵A。
所述的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所述的上水管路上安装有水泵B。
所述的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与太阳能充电放电管理器连接,所述的太阳能充电放电管理器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
所述的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为热泵,所述的热泵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4。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中,已经实现了季节性蓄能再利用。夏季利用道路循环热流体将强烈的太阳能辐射热能传至地下土壤储存,即地下蓄能;冬季循环热流体再将热量提取至路面提高路面温度融雪化冰。如果再通过地源热泵实现升温、控温运行,可进一步提高能量的利用程度。
本发明主要是利用铺设于路面内的能量储存和转化装置将其他形式的热能储存于该装置内,在路面积雪时将能量释放,使路面积雪融化,并以蒸汽与水的形式排除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其组成包括:地下换热器1,所述的地下换热器安装在地面以下,所述的地下换热器通过上水管路2、回水管路3与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4连接,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与安装在路面上的加热管道5通过管路6连接,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与所述的加热管道之间安装有水泵A,件号:7。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所述的上水管路上安装有水泵B,件号:8。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与太阳能充电放电管理器9连接,所述的太阳能充电放电管理器与太阳能电池板10连接。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蓄能式循环热流体融雪化冰系统,所述的热流体循环转换装备为热泵,所述的热泵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大晟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理大晟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4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阻尼结构的电子油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