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OP肽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713278.9 | 申请日: | 2013-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温光辉;宛六一;王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蓝贝望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1/4745;A61P35/00;C08G69/4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op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喜树碱和生物活性喜树碱类似物的具有被动靶向作用的聚肽前药。本发明还涉及此种聚肽前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一种细胞毒性喹啉类生物碱,是具有抑制DNA拓扑异构酶(TOPO I)的植物抗癌药。1966年由M.E.Wall和M.C.Wani通过有系统的筛选天然物质,进而发现的抗癌药物。喜树碱及其衍生物是由5个平面的环状结构构成,包括一个beta-3,4-喹啉吡咯(A、B和C环),连接一个吡啶(D环),最后在接上一个S-alpha-羟基内脂环(E环),在第20个碳的位置含有一个掌性中心。此种平面结构,被认为是抑制拓扑异构酶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证明,拓扑异构酶I在DNA复制、重组、转录、切割和再连接,细胞染色质的组织化及有丝分裂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喜树碱不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的催化活性而起到杀死癌细胞的作用,而是通过与拓扑异构酶Ⅰ-DNA可络合中间体可逆结合,形成喜树碱-拓扑异构酶Ⅰ-DNA三元复合物,使DNA复制受阻而导致细胞死亡,由于癌细胞中拓扑异构酶I的含量远高于正常细胞,因此更易遭到喜树碱的攻击,从而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n=0,1。
目前已有4个喜树碱类药物上市,并有30多个衍生物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已经上市的喜树碱类药物包括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伊立替康(lrinotecan,CPT-11)、拓扑替康(Topotecan,TPT)和贝洛替康(CKD-602)。伊立 替康由日本第一制药公司研发,于1994年7月首次在日本上市;拓扑替康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96年批准在美国上市;贝洛替康(CKD-602)于2004年在韩国上市。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喜树碱衍生物包括9-氨基喜树碱(9-aminocampt-othecin,9-AC)、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9-NC,Rubitecan,在体内转化成9-AC)、鲁托替康(GG-2ll,Lurtotecan)、DX-8951f(Exatecan)、Gimatecan(ST-1481)、Karenitecin(BNP-1350)、BN80915、BN-80927、BAY38-3441B、DB-67等。对Chimmitecan的药动学、毒理学等方面的临床前研究正在进行中。
尽管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但因其药物本身的特性,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首先,喜树碱水溶性和脂溶性都很差,疗效低,毒性大。其次,喜树碱类药物的内酯环(E环)很不稳定,在体内极易水解开环成羧酸形式,并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进一步驱使水解平衡向开环方向移动,从而极大地降低活性喜树碱的生物利用度。已上市的以及在开发中的喜树碱衍生物也仍然未能完全克服上述问题困扰。因此,为进一步提高该类药物的临床治疗价值,围绕改善溶解性,稳定内酯环,提高靶向性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案。其中,具有可再生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免疫惰性的生物大分子材料的出现,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喜树碱类药物的纳米制剂国内报道以脂质体、胶束、纳米粒等多见,但是均存在载药量低、稳定性较差、在体内转运过程中药物容易氧化和渗漏等缺点。而另一种以聚合物-药物的缀合物也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聚合物前药是指具有药理活性的药物与聚合物通过化学键相连,形成聚合物-药物轭合物。这种新化学实体(前药)本身没有活性,进入人体后,经酶促或非酶促反应会释放出活性原药,从而产生药效。合理的前药可以增加活性药物在体内的水溶性和代谢的稳定性,酶促或非酶促反应需要时间,因此会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同时可以借助于前药载体使药物在某些特定靶组织中定位,减少副作用,提高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及疗效。
用于前药制备的高分子载体有白蛋白、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N-丙烯酰吗啉低聚物、壳聚糖、葡聚糖、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等。LIN等通过磷酸酯键将壳聚糖与抗HIV药物司他夫定连接形成前药,使司他夫定的抗病毒活性获得明显提高,毒性降低。但由于壳聚糖的水溶性不佳,通常需要对壳聚糖修饰改性以改善其水溶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蓝贝望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蓝贝望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2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伴侣素CCTγ在制备肿瘤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 下一篇:抗菌口腔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