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94314.1 | 申请日: | 2013-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4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龙;陈永东;张祥福;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K13/02;C08K5/053;C08K3/32;C08K5/21;C08K5/315;C08K3/22;C08K3/38;C08K3/34;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阻燃 pc abs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的如下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碳酸酯PC为20000~30000的双酚A型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为连续本体法和乳液橡胶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合成的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卤阻燃剂是由碳源、酸源和气源复配而成的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源选自季戊四醇和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源选自磷酸和聚磷酸铵APP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选自尿素,双氰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阻燃PC/ABS共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型助剂由按共混材料重量百分比的下述组分构成:氢氧化镁0.5~4%,硼酸锌1~6%,分子筛活化粉1~5%。将氢氧化镁、硼酸锌、分子筛活化粉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该复配型助剂。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内饰件用无卤阻燃PC/AB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按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原料;
(2)将干燥后的混合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仓,经喂料螺杆加入到挤出机的主机筒内,螺杆直径35mm,长径比L/D=36,主机筒各分段的控制温度从加料口到机头出口依次为:215℃、220℃、225℃、230℃、230℃、230℃,主机转速为300转/分钟,经过熔融挤出、造粒、干燥处理等工序后得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43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板材冲压拉伸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频率可调的超声波发射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