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布枕后组装轨排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80117.4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顺;朱显良;郭华;王鹏;肖巨洪;曹体志;张剑;张有红;吕保华;闫振;王四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29/00 | 分类号: | E01B29/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7101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布枕后 组装 轨道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一种先布枕后组装轨排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双块式无砟轨道一般采用简易轨排法(工具轨法)、双梁型轨排框架法、单梁型轨排框架法进行施工。其中,后两种比较常用。单梁型轨排框架法是采用型钢横向单梁将两根标准工具轨连接成一个框架整体,采用支撑在钢轨上的螺杆调节器进行高程和水平调整,精调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无砟轨道整体道床。双梁型轨排框架法与单梁型轨排框架法的区别是,其采用的轨排框架是由两根型钢组成的横向双梁将两根标准工具轨连接成一个框架整体。
在目前的施工现场中,不论是双梁型轨排框架法还是单梁型轨排框架法,其施工时均需在现场设置的移动组装平台上进行轨排的组装。设置移动组装平台现场占地较大,不仅影响其他机具设备的存放,而且物流组织、作业距离较远,也影响施工效率,另外轨排架组装吊运过程需要用到门吊,安全控制要求高,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先布枕后组装轨排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轨排组装效率、减少工序交叉作业的互相影响、而且能保证机具设备吊装安全。
本发明为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 一种先布枕后组装轨排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在已经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的底座板或支承层上放样出轨道中心线及道床板边线;
B、根据设计的道床板钢筋布置图在底座板上画出道床板底层钢筋布设间距,然后按照布设间距在底座板上安装道床板底层钢筋及凹槽钢筋,在凹槽钢筋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环氧树脂;
C、在道床板底层钢筋上散放轨枕,并按设计的轨枕布置图调整轨枕位置,拉线测量使所有轨枕一侧的螺栓孔布成一条线,之后在轨枕上设置轨排框架扣件;
D、将轨排框架扣件的螺栓孔与轨枕上的螺栓孔位置对齐后,用吊车将轨排框架放置于轨枕上,然后上紧轨排框架扣件,形成轨排;相邻轨排使用夹板联结,每组轨排按准确里程调整轨排端头位置,然后安装轨向锁定器;
E、轨向锁定器安装完成后,根据先中线后高程的原则,采用螺柱支腿支撑轨排,并配合全站仪、水准仪和道尺对轨排的位置进行初步调整,调整完成后,相邻两轨排间仍采用夹板连接固定;
F、轨排初步调整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道床板顶层钢筋;
G、安装模板:分别安装用于分隔道床板的横向模板和用于道床板侧面成型的纵向模板;
H、综合接地焊接:
①、将每块道床板顶层最两边与中间共三根纵向钢筋和任一根横向钢筋采用L型钢筋焊接;
②、焊接纵向和横向接地钢筋;
I、采用欧姆表对钢筋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
J、轨排精调:
①、采用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确定设站位置;
②、测量轨道数据:使用全站仪和轨道状态测量仪;观测和接受数据并将误差值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
③、调整中线:通过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在调整过程中,全站仪一直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并接收观测数据, 将误差值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直到误差值满足要求;
④、调整高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的水平和超高;
⑤焊接接地端子;
K、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运输泵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时软管位于轨排上方20cm左右,开启阀门均匀缓慢下料,由一端向另一端连续进行,将每一根轨枕下布满混凝土,下料过程中及时进行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振捣完成后,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L、混凝土养护:道床板混凝土在浇筑1小时后,采用土工布和塑料布覆盖的方法,配合洒水的方式进行养护,洒水覆盖养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M、拆除轨排框架和模板。
步骤K中所述的混凝土振捣过程采用4个振捣器人工振捣的方式,分间隔2m左右的前后两区,前区2人用ZD50振捣棒左右对称进行振捣,主要捣固轨枕底部和下部钢筋网,后区2人用ZD30振动棒主要捣固轨枕四周及模板内侧并对欠振处进行补振。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改变使用门吊在移动组装平台上进行组装轨排的方式,直接在施工作业面上采用先布枕再组装轨排的方法,取消了移动组装平台的使用,减少了移动组装平台的占地问题,并且提高了其他机具设备转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0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