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75547.7 | 申请日: | 2013-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崔志超;谢良平;杨东锟;霍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光纤 陀螺 shupe 效应 环绕 方法 | ||
1.一种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绕制步骤如下:
1]先在光纤环骨架绕环圆周面绕制一层或数层隔热光纤;
2]在保偏光纤每层绕制起始一端绕制一匝或数匝左侧隔热光纤;
3]紧靠绕制完毕的隔热光纤绕制保偏光纤,当保偏光纤绕制到需要的匝数后停止;
4]用隔热光纤紧靠保偏光纤绕制一匝或数匝右侧隔热光纤,完成第一层绕制;
5]按照具体的绕制方案,重复2]~4],完成在全部保偏光纤两侧覆盖隔热光纤,实现二者之间的匹配绕制;
6]在保偏光纤最外侧绕制一层或数层隔热光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按照四极对称或八极对称或交叉绕法方案重复2]~4],完成全部隔热光纤对保偏光纤侧面的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环骨架为全骨架形式或脱半边或脱上下边或无骨架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光纤为同外径的单模光纤或保偏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根据光纤环设计要求,绕制1~4层隔热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根据光纤环设计要求,绕制1~3匝左侧隔热光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光纤环设计要求,绕制1~3匝右侧隔热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根据光纤环设计要求,绕制1~4层隔热光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绕制过程采取在线过胶方式或浸胶方式或喷胶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小光纤陀螺热致Shupe效应的光纤环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绕环过程用胶使用紫外胶或热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55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