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触点串联防盗车牌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61120.1 | 申请日: | 2013-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0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汤承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承原 |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102;B60R1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串联 防盗 车牌 | ||
1.一种五触点串联防盗车牌,包括标准车牌(10)由4颗车牌螺栓(13)固定在汽车固定板(30)的螺栓通孔(32)上,2至6颗绝缘板螺钉(63)将电路绝缘板(60)固定在所述的汽车固定板(30)的背面;还包括五触点串联触发装置以及基于GSM的控制报警系统,所述的控制报警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连接有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汽车电源转换电路、液晶显示电路、按键电路以及GSM通信电路和车主手机终端,其特征是:所述的五触点串联触发装置包括和1组车牌触发组件(50)和4组双弹簧离合组件(40),所述的电路绝缘板(60)上有中心螺孔(65)固定着车牌触发组件(50),所述的汽车固定板(30)有中心透孔可以让所述的车牌触发组件(50)中的半球面接触头(51)与所述的标准车牌(10)背面相接触或是分离;所述的半球面接触头(51)的半球背凹面中心焊点(54)有外绝缘联接线连接到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的车牌键左点(45b),所述的标准车牌(10)背面有车牌焊接点(15)连接到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的车牌键右点(45a);每组所述的双弹簧离合组件(40)有右触点(82a)和左触点(82b)可与所述的车牌螺栓(13)的螺栓球柱触头(28)相接触或是分离,所述的右触点(82a)和所述的左触点(82b)分别连接到所述的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的螺栓键右点(44a)和螺栓键左点(44b);所述的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通过信号交换线(77)传递到所述的单片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触点串联防盗车牌,其特征是:所述的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包括:自备有干电池GB和手动按键S,以及电阻器R1、电容器R2和电容器R3与电容器C1、电容器C2组成桥式检测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IC1与发光二极管VL、电阻器R4和晶闸管(可控硅)VT组成报警控制电路;集成电路IC2与电阻器R5、电容器R6及晶体管V1、晶体管V2以及扬声器BL组成音频放大电路;还包括硅整流二极管VD和电容器C3、电容器C4和电容器C5,信号交换线(77)与所述的单片机相连;电路甲节点(88)与电路乙节点(99)之间依次串联连接4组螺栓开关(44)和车牌开关(45),且每组螺栓开关(44)的螺栓键右点(44a)和螺栓键左点(44b)分别通过外绝缘联接线连接到所述的螺栓触发组件之中的右触点(82a)和左触点(82b);所述的车牌开关(45)的车牌键右点(45a)和车牌键左点(45b)分别通过外绝缘联接线连接到所述的车牌触发组件之中的车牌焊接点(15)和半球背凹面中心焊点(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触点串联防盗车牌,其特征是:所述的车牌触发组件(50)包括所述的半球面接触头(51)、空心滑管(55)、螺柱套管(56)、调节螺母(26)和接触弹簧(20),所述的螺柱套管(56)外螺纹连接在所述的中心螺孔(65)上,所述的螺柱套管(56)外螺纹的外端有调节螺母(26)紧固防松;所述的螺柱套管(56)内孔与所述的空心滑管(55)的滑管外圆(25)滑动配合,所述的滑管外圆(25)的一端有限位挡圈(59),所述的滑管外圆(2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半球面接触头(51)的半球背面凹槽内圆(53)过盈配合;所述的半球面接触头(51)的半球背平面(52)与所述的电路绝缘板(60)之间有接触弹簧(20);所述的接触弹簧(20)与限位挡圈(59)联合作用控制着所述的半球面接触头(51)与所述的标准车牌(10)背面相接触或是分离,所述的标准车牌(10)背面有车牌焊接点(15)用外绝缘联接线连接到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的车牌键右点(45a);半球背凹面中心焊点(54)有外绝缘联接线穿越所述的空心滑管(55)的滑管通孔(58)连接到现场串联触点报警电路的车牌键左点(45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承原,未经汤承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11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