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征型防静电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54484.7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哲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贤聚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聚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4/02;C09D163/10;C09D183/06;C09D5/24;C08J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侯桂丽 |
| 地址: | 215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征型防 静电 硬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静电硬化膜,包括基材和涂覆在所述基材上的具有防静电功能的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防静电功能的硬化层的防静电功能通过复配型抗静电剂和纳米级导电材料协同复配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硬化层按质量分数含有以下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硬化层按质量分数含有以下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静电防护功能的硬化层按质量分数还含有5-60%的有机硅树脂,优选含有10-50%的有机硅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型抗静电剂为离子掺杂型导电聚合物类抗静电剂,优选为全氟代烷基磺酸盐、聚苯胺、全氟代烷基磺酸、1,3-二甲基咪唑硫酸氢盐、聚醚-嵌段-酰胺、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碘掺杂聚乙炔、1-乙基-3-甲基咪唑甲酸盐、聚醚酯酰胺、1-乙基-3-甲基咪唑二乙基磷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鎓氯化物或1-乙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级导电材料为CNT、纳米ATO、石墨烯或纳米银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为脂肪族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对新戊二醇酯、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丁醇、异丙醇、乙醇或丁酮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α-羟基异丙基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防静电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为甲基聚硅氧烷类树脂、氨基硅氧烷或环氧基聚硅氧烷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防静电硬化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纳米级导电材料与复配型抗静电剂先搅拌均匀,然后利用超声波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2)在稀释剂中添加丙烯酸类预聚物,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可选的有机硅树脂,光引发剂和步骤(1)所得混合液,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淋涂于基材上,固化即得所述防静电膜;
优选地,步骤(2)的操作避免紫外光线或阳光直接照射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3)的固化通过UV光固化设备使淋涂液固化,在基材上形成硬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贤聚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聚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贤聚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聚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44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