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44133.8 | 申请日: | 2013-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喜针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B67/00 | 分类号: | C09B67/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 地址: | 236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是能够使一定颜色附着在纤维上的物质,且不易脱落、变色。染料通常溶于水中,一部份的染料需要媒染剂使染料能黏着于纤维上。染料的颜色和它与组织间的亲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色的发色基团和与组织间产生亲和力的助色基团共同决定了染色剂的染色性质。作为染料物质,除了有发色基团外,还需要有一种使化合物发生电离作用的助色基团。如染料化合物中往往由硝基(-NO2)、偶氮基(-N = N-)、乙烯基等形成了发色基团,而由-OH、-SO3H、-COOH等酸性基团和-NH2、-NHCH3、-N(CH3)2 等碱性基团构成了助色基团。它们的存在使染料物质离子化,极性增强,促进染料与组织间发生作用,产生染色效果。目前,大多数染料工艺复杂,且需要技术过高,成本较高,生产过程副产品过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性强。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改性染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染色原料100、一缩二丙二醇5-6、乙醇酸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绿矾2-3、橄榄油2-3、EDTA二钠1-2、明矾2-3、羟基喹啉1-2、平平加O 1-2、助剂4-5、水150;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烷偶联剂KH550 1-2、渗透剂JFC1-2、柠檬酸1-2、新戊二醇3-4、甲基丙烯酸-2- 羟基乙酯10-12、水10-12;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后,加热至60-70℃,搅拌反应30-45分钟,即得。
本发明所述一种改性染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有机染色原料、一缩二丙二醇、乙醇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羟基喹啉、平平加O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混合搅拌15-25分钟;
(2)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绿矾、明矾,加热至90-100℃,并保温35-40分钟;
(3)最后加入助剂以及其余剩余成分,搅拌1-2小时,过滤取滤液即得。
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本发明配方合理,改进的生产工艺简单易行,可操作性高,而且染料溶解性好,匀染性好,用盐量少,对环境友好,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对纯棉、混纺织物、涤棉织物的染色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显著提供面料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改性染料,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有机染色原料100、一缩二丙二醇5、乙醇酸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绿矾2、橄榄油2、EDTA二钠1、明矾2、羟基喹啉1、平平加O 1、助剂4、水150;
所述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硅烷偶联剂KH550 1、渗透剂JFC1、柠檬酸2、新戊二醇3、甲基丙烯酸-2- 羟基乙酯10、水10;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后,加热至60-70℃,搅拌反应30-45分钟,即得。
本发明所述一种改性染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有机染色原料、一缩二丙二醇、乙醇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羟基喹啉、平平加O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釜中,混合搅拌15-25分钟;
(2)再向反应釜中加入绿矾、明矾,加热至90-100℃,并保温35-40分钟;
(3)最后加入助剂以及其余剩余成分,搅拌1-2小时,过滤取滤液即得。
经检测,本发明染料的日晒牢度为7级,皂洗牢度为4级,摩擦牢度为4级,氯漂牢度4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喜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喜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4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汛情自动监测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电混用辊道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