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20750.4 | 申请日: | 2013-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广安;刘雪玲;崔晓莉;张晔;单广波;杨春雁;李宝忠;郭宏山;刘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21/04;B01J21/18;B01J23/83;B01J23/889;C02F1/78;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氧化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其中以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为活性金属组分,其中过渡金属为元素周期表中第4和5周期的非贵金属,载体是以150目~300目的活性炭为核、以无定形氧化铝为壳,其中活性炭占载体重量的10%~70%,氧化铝占载体重量的30%~9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金属选自钒、铬、锰、铁、钴、铜和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稀土金属为镧、铈中的一种或多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中,活性炭占载体重量的30%~70%,氧化铝占载体重量的30%~7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中,以催化剂的重量为基准,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1%~15%,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为1%~1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的性质如下:比表面积500~3000m2/g,孔容0.5~1.8cm3/g,平均孔半径1~10nm。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是粉末状催化剂,或者是成型催化剂,粉末状催化剂的粒度为0.05~0.2mm,成型催化剂粒度为0.5~8.0mm。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催化剂的性质如下:比表面积为200 ~1000m2/g,孔容为0.3 ~1.8cm3/g,磨耗率<3wt%,侧压强度为100~300N/cm。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 将150目~300目的活性炭打浆;
(2) 在无定形氧化铝成胶过程中引入步骤(1)得到的活性炭浆液;
(3)步骤(2)得到的成胶后的物料进行老化、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载体材料;
(4)将步骤(3)所得的载体材料制成催化剂载体;
(5) 步骤(4)所得的催化剂载体上浸渍金属组分,然后干燥,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得到催化湿式氧化催化剂。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催化剂载体的制备至少采用下述方法之一:
A、将步骤(3)所得的载体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
B、将步骤(3)所得的载体材料成型,经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
C、将步骤(3)所得的载体材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然后再经成型,干燥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焙烧,得到催化剂载体。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活性炭的性质如下:比表面积500~3000m2/g,孔容0.5~1.8cm3/g,平均孔半径1~10nm。
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活性炭打浆采用加水、低碳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打浆,其中低碳醇为碳原子数为1~5的一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活性炭先采用糖类处理,然后进行打浆,所述的糖类为碳原子数为3~20的糖类。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类用量占活性炭重量的2%~50%。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类用量占活性炭重量的5%~20%。
15.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类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麦芽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类为葡萄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糖类处理活性炭是将糖类直接与活性炭混合,或者将糖类溶于溶剂中再加入活性炭,其中的溶剂为水、碳原子数为1~5的一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糖类处理活性炭时,其液固体积比在1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07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