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流化床热交换器的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2277.3 | 申请日: | 2013-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F.卡鲁兹;C.恩奧特;A.夸兰塔;T.格里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谭祐祥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流化床 热交换器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典型地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CTB),其包括流化床热交换器。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反应器,其中,固体颗粒被流化,并且其中,可发生化学反应和/或燃烧反应。循环流化方式加强颗粒的混合以及潜在的发热或吸热化学反应。
背景技术
流化床热交换器的运行原理为相对简单的:热固体被带入室中,其中,热固体被空气或再循环烟道气流化成缓慢地起泡的流化床。热交换器元件(通常呈遵从右行左行交替书写式路径的盘管的形式)位于该流化床内部,并且被供给冷却剂流体。
盘管必须由支承件保持。已知的是对支承件使用滑动连接,从而允许管与支承件之间的不同移动。该滑动连接的缺点是与其相关联的间隙和磨损可出现。
使用垫片也是已知的。然而,该解决方案要求高超的构造技巧来安装流化床热交换器的所有不同的部件,而没有间隙,以及之后评估工作的良好执行没有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流化床热交换器的锅炉以便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
上面提到的目的由锅炉实现,该锅炉包括流化床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形成管束的多个管,每个管遵从竖向右行左行交替书写式路径,管由至少两个竖向支承装置(典型地,置于管束的两侧的至少两个分离的竖向支承装置)支承。
在本发明的锅炉中,每个竖向支承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管的至少两个竖向支承件,典型地至少两个分离的竖向支承件。
因此,将管固定在竖向支承件上防止局部振动和由其产生的可能磨蚀。对装置使用至少两个支承件使得可以分开工作量。
每个管的右行左行交替书写式路径可包括水平部分,两个连续的水平部分由竖向部分连结在一起,因此在水平部分之间形成弯曲部。
一个支承装置可位于管束的左侧,而一个支承装置可位于管束的右侧。
竖向支承件可为竖管。
形成竖向支承件的管可被冷却或不被冷却。
对于至少一个支承装置,热交换器的每个管的至少一个水平部分(优选为每个水平部分)优选地固定于支承装置的仅一个竖向支承件。
对于每个支承装置,热交换器的每个管的至少一个水平部分(优选为每个水平部分)优选地固定于支承装置的仅一个竖向支承件。
对于至少一个支承装置,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管(优选为每个管)的两个连续的水平部分优选地不固定于支承装置的相同竖向支承件。
对于每个支承装置,热交换器的至少一个管(优选为每个管)的两个连续的水平部分优选地不固定于支承装置的相同竖向支承件。
对于每个支承装置,热交换器的每个管优选地固定于支承装置的仅一个竖向支承件,并且对于每个支承装置,热交换器的每个管的两个连续的水平部分优选地不固定于支承装置的相同竖向支承件。
锅炉可包括固体颗粒在其中持续燃烧的火炉,并且流化床热交换器可置于火炉外部。
附图说明
从仅经由非限制性实例给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以及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锅炉的图,以及
图2至10是锅炉的局部视图,其显示本发明的流化床热交换器支承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锅炉,该锅炉包括固体颗粒在其中持续燃烧的火炉1。火炉1的顶部经由抽出管道12连接于分离部件2,抽出管道12传送烟道气和循环颗粒。
分离部件2(例如旋流器)将气体输送到从其顶部开始的烟道20,并且分离部件2将颗粒输送到循环管道23,循环管道23通往置于火炉1外部的外部致密流化床3中。循环管道23大体设置有虹吸管和绝缘层。外部床3设置有第一热交换器3A,并且在该实例中,第一热交换器3A呈一组管的形式,该组管在竖向平面中呈Z字形,遵从右行左行交替书写式路径,以使长管节段优选为水平的。经由入口39向第一热交换器3A供给冷却剂流体,例如水。热交换器3A的出口30可连接于可位于火炉1中的第二热交换器3B。
描述的其余部分致力于热交换器3A的支承。将注意,本发明不受限于外部流化床热交换器,而是还可与其它流化床热交换器一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22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