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78702.3 | 申请日: | 2013-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祥;关永胜;韩超;李小燕;韦武举;安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20/00;C04B22/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硬质 沥青 颗粒 耐久性 高模量 混合 | ||
1.一种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包括矿料和沥青,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所述矿料质量份为100份,所述沥青的质量份为5.3~5.7份,所述矿料由占矿料总质量的96%~98%的石灰岩集料和占矿料总质量的2%~4%的石灰岩矿粉组成,所述沥青为70号道路石油沥青与硬质沥青颗粒的复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70号道路石油沥青与硬质沥青颗粒的质量比为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灰岩集料按集料粒径分设为第一组集料、第二组集料、第三组集料和第四组集料四组,第一组集料粒径为10~15mm ,占矿料总质量的30%~40%;第二组集料粒径为5~10mm,占矿料总质量的14%~19%;第三组集料粒径为3~5mm ,占矿料总质量的8%~15%;第四组集料粒径为0~3mm,占矿料总质量的30%~37%。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料的级配范围为,孔径为13.2mm,通过比例为90%~100%;孔径为4.75mm,通过比例为40%~60%;孔径为2.36mm,通过比例为25%~38%;孔径为0.075mm,通过比例为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70号道路石油沥青与硬质沥青颗粒复配后沥青的指标分别达到:针入度(25℃,5s,100g)为10~15(0.1mm),软化点64℃,动力粘度(60℃)3390 pa*s。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旋转压实件厚度为6~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的旋转压实试件空隙率VV为1.0%~4.0%。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法国车辙试验运行30000次对应的车辙试验变形率≤7.5%。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硬质沥青颗粒的耐久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在15℃环境温度下间接拉伸劲度模量ITSM>15000MP,20℃环境温度下间接拉伸劲度模量ITSM>120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87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胶绝缘套
- 下一篇:用可变存储单元状态定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件和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