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53918.4 | 申请日: | 2013-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海;储道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温 传感器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温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中,需通过水温传感器测得的发动机的水温值作为一个参考量来对系统进行控制,这是因为发动机水温会影响到汽车的排放性能、燃油经济性能、动力性能和驾驶性能。所以水温的精确度对整个发动机的性能至关重要。
对于传感器的特性曲线(温度与输出电压的关系),可以通过传感器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知道水温传感器的温度和对应电阻的关系,然后再根据这个数据结合实际的硬件电路情况计算出温度对应的输出电压数值。但是由于传感器厂家提供的电阻值和该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电阻值不符合,这样可能就导致了水温传感器特性曲线存在一定的误差,使得喷油修正系数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低温下冷启动喷油量异常,造成启动困难、排放超标、燃油经济性差、动力不足和驾驶性差等现象。所以对水温传感器特性曲线进行标定的工作必不可少。
传统的水温标定是在计算出的电压值的基础上分别通过台架标定和车载标定来对计算出的电压值进行校正。但是由于现有的设备操作要求,导致台架标定只能在常温(25℃左右)下进行,所以对于低温环境下所需的标定任务,在台架上是不能进行标定的;其次车载标定虽然可以在所有工况下对水温特性曲线进行标定,却因为发动机水温的不可控性和传感器本身传热滞后性等多种原因,使得标定出的温度特性曲线本身存在较大的偏差、特别是低温工况,温度上升过快,每一个温度点停留时间较短。在标定的过程中如果某一温度点标定出错,就需要停机冷却,然后再重新对其进行标定,这就会使当前的工作周期变长,同时也将长时间占用大量资源。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方法,能够更为准确、方便的对水温传感器进行标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能够更为准确、方便的对水温传感器进行标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定方法将热电偶和水温传感器分组绑在一起后放置于恒温箱中,恒温箱设定不同的温度;温度测量模块测量热电偶的实时温度,上位机通过模拟器采集水温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后绘制水温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与实时温度的特性曲线。
所述的标定方法在第一次时将恒温箱的温度设置为-40℃。
所述的标定方法在温度测量模块显示的温度不再变化,再等待一段时间后方可记录温度数值。
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由于采用上述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恒温箱可控温度范围远超过水温传感器所需的温度范围(-40℃~140℃),所以在恒温箱中可以对水温传感器标定所需的所有温度点进行准确控制;3、相对现有方法,劳动强度低;4、本发明不需要在一个完整的发动机系统或整车上进行,所以节约了大量的资源;5、本发明所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易操作,而且恒温箱的空间相对很小,在温度调节的时候耗能就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温传感器的标定方法的流程图;
在图1中,1、恒温箱;2、水温传感器;3、热电偶;4、温度测量模块;5、模拟器;6、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标定的方法,找到水温传感器2的输出电压Uout与实时水温T之间的较为精确的特性曲线。通过这种标定,摆脱了传感器厂家提供的不精确数据的误导,拥有较为准确的数据,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提供更为准确的水温,改善了低温冷启动的性能,从而对整个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作用。
本发明将热电偶3和水温传感器2分组绑在一起后放置于恒温箱1中,恒温箱1设定不同的温度;温度测量模块4测量热电偶3的实时温度,上位机6通过模拟器5采集水温传感器2的输出电压值后绘制水温传感器2的输出电压值与实时温度的特性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3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