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酸的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31269.8 | 申请日: | 2013-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高法民;高树营;李令娣;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3/10 | 分类号: | C12P13/10;C12N15/01;C12N1/20;C12R1/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精氨酸 发酵 工艺 | ||
1.一种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黄色短杆菌ATCC21493(SDR)为出发菌,经NTG处理,诱变得到TA189菌株,该菌株可以利用葡萄糖直接合成精氨酸;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菌种选育:从黄色短杆菌ATCC21493(SDR)为出发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中加一定浓度的AHV(α-氨基-β-羟基戊酸)或2-TA(α-噻唑丙氨酸),诱变得到TA174(SDR、AHVR、Z-TAR)菌株;经过NTG处理得到TA188(SDR、AHVR、2-TAR、L-His-)菌株;把TA188再经过NTG处理后筛选出突变株TA189 (SDR、AHVR、2-TAR、L-His-)菌株,最后发酵产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色短杆菌TA174的筛选:出发菌株:黄色短杆菌 ATCC214939(SDR)
所述的菌种,筛选所用诱变培养基的组成为 :
培养基
a、完全培养基:蛋白胨1.0%、牛肉膏1.0%、酵母膏0.5%、氯化钠0.5%、琼脂粉2.0%,PH7.0-7.2(试纸),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20分钟;
b、选择抗性菌株的基本培养基:
葡萄糖1.0%、(NH4)2SO40.3%、KH2PO40.1%、K2HPO4·3H2O0.3%、MgSO4·7H2O0.05%、FeSO4·7H2O 0.002%、MnSO4·H2O0.002%、VH50μg/l、VB1·HCl200μg/l,琼脂粉2.0%,PH6.8-7.0,121℃灭菌20分钟;
选择性培养基加一定浓度的AHV(α-氨基-β-羟基戊酸)或2-TA(α-噻唑丙氨酸)
c、种子培养基 葡萄糖3﹪、尿素0.25﹪、K2HPO4·3H2O0.15﹪、 KH2PO40.05﹪、 MgSO4·7H2O 0.04﹪、维生素HH25ug/l、C.S.L2.5﹪,pH7.0-7.2。
3.115℃灭菌15分钟。
4.装液量20ml/250ml三角瓶或150ml/1000ml三角瓶;
发酵产酸:
d 、发酵培养基 葡萄糖12.5﹪、(NH4)2SO45-7﹪、 K2HPO4·3H2O0.05﹪、 KH2PO4 0.10﹪、MgSO4·7H2O0.05﹪、硫胺素盐酸盐100ug/l、C.S.L1.2﹪(分消)、CaCO35﹪(分消),pH7.0-7.2,装液量20ml/500ml三角瓶。
5.在摇瓶阶段每瓶加苯酚红2-4滴,115℃灭菌1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L-精氨酸发酵产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该菌的诱变方法及抗性菌检出:
取活化的培养基(1)斜面菌苔(30~33℃培养18~24小时),(φ15×150斜面试管4支)接入装30ml 1/30M磷酸缓冲液及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振摇15min使菌体分散成单细胞,加入事先溶解的NTG使终浓度250~500ug/ml,30℃振摇处理30min后吸0.5ml入液体完全培养基(1)(25ml/250ml三角瓶)中30℃振荡培养至培养液微混(对数生长初期),不稀释涂布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每皿0.1~0.2ml),30℃培养3~5天,挑出大菌落即视为抗性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民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12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组2-氯-3-吡啶甲酰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