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X射线机输送定位曝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10131.X | 申请日: | 2013-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闫伟明;龙杰;李万蜀;舒洁;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005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对接 焊接 接头 射线 输送 定位 曝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机输送定位曝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内径为400mm~1500mm的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X射线检测的输送定位曝光装置。
背景技术
大口径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常用射线检测方法分为:一、双壁单影透照方法;二、单壁单影透照方法;三、半自动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中心曝光。
大口径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双壁单影透照方法存在严重问题:大口径管道管径较大、壁厚较厚,透照焦距不小于管外径,双壁透照比单壁透照的透照厚度大一倍左右。其结果,使得外径700mm以上或400mm以上的厚壁管的现场对接焊接接头X射线检测几乎无法实施;若勉强实施,曝光时间非常长,极易损坏X射线机,仍然难以达到满意效果,透照辐射时间非常长。
大口径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单壁单影透照方法也存在严重不足:管道内部人工贴片,操作难度大,危险性高,效率非常低,内径小于600mm的管道或预制长度超过15m的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几乎无法实施检测。
半自动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曝光装置经过现场使用,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然存在着突出问题:重量太重,难以高空作业,转场麻烦,需多人操作;组装、拆卸费时费力;充电时间对有效作业时间构成了影响,限制了检测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X射线机输送定位曝光装置,该装置可准确地将X射线机输送到待检管道环焊缝垂直相对的中心位置,通过监视屏观察,将曝光环准确地对准待检环焊缝,完成高质量的环向一次透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X射线机输送定位曝光装置,包括车体部分、机体部分和推杆;
所述车体部分包括车身、车轮、前支撑和后支撑;所述车身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车轮,在车身的前端设置前支撑,在车身的后端设置后支撑,所述前支撑和后支撑的顶部设置内凹槽,所述车身的后端设置接管端,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接管端连接;
待输送的X射线机安装在前支撑和后支撑的内凹槽上;
所述机体部分包括抱箍带前环、抱箍带后环、抱箍带横担、激光定位机构和摄像机定位机构;所述抱箍带前环套在待输送的X射线机的前端,所述抱箍带后环套在待输送的X射线机的后端,抱箍带前环与抱箍带后环通过抱箍带横担连接;所述激光定位机构包括激光器定位管,待安装的激光器安装在激光器定位管内,所述激光器定位管可转动的设置在抱箍带前环上,所述激光器定位管的两端上下分别设有调节螺栓;所述摄像机定位机构包括摄像机固定套,所述摄像机固定套可转动的设置在抱箍带前环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激光定位机构还包括外套Ⅰ和内套Ⅰ,外套Ⅰ固定在激光器定位管上,外套Ⅰ的中心线与激光器定位管的中心线垂直,所述内套Ⅰ固定在抱箍带前环上,内套Ⅰ的中心线与抱箍带前环的中心线垂直,所述内套Ⅰ插在外套Ⅰ内并与外套Ⅰ可转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摄像机定位机构还包括外套Ⅱ和内套Ⅱ,外套Ⅱ固定在摄像机固定套上,外套Ⅱ的中心线与摄像机固定套的中心线垂直,所述内套Ⅱ固定在抱箍带前环上,内套Ⅱ的中心线与抱箍带前环的中心线垂直,所述内套Ⅱ插在外套Ⅱ内并与外套Ⅱ可转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杆包括直接头和至少两根管段,相邻两根管段通过直接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车身的两侧分别设置用于固定待输送的X射线机的紧固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抱箍带后环上设有便于X射线机接线用的接线板,抱箍带横担上设有便于摄像机接线用的摄像机接线控制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车身的后端上设有保险绳固定孔和电缆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与常规的双壁单影外透法相比,透照厚度减少一半,透照焦距减少一半,变环缝多次透照为一次透照,使以前无法实施射线检测的大口径厚壁管道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可以快捷灵活有效地实施检测。检测效率至少提高五倍以上,检测质量得到切实提高,辐射剂量降低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0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饰电极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灯检机的西林瓶进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