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服务器节点间总线访问的优先权调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91349.5 | 申请日: | 2013-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0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士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37 | 分类号: | G06F13/3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服务器 节点 总线 访问 优先权 调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服务器节点间总线访问的优先权调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内容包括:
①按照多服务器节点总线访问实时性及完整性要求,将各服务器节点参与数据传输对应逻辑总线的物理信号进行汇总,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分组整合,进行并行高速传输起始监测;
②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对整合接入的节点逻辑总线物理信号按节点进行分组,并赋予各分组一个代表总线处理权优先级的自然数值,即代表处理权优先级大小排序的自然数编码;同时赋予各分组一个处理权等待计数值,即代表各分组总线等待时间的数值编码,默认该值初始赋予0,且所有节点一致;
③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总线的传输请求信号、总线等待时间的数值传送至DSP数据处理中心,DSP按照预先的总线处理权优先级的自然排序要求,同时结合对总线等待时间的判断,分析各参与通信的服务器节点间总线信号的时间先后、触发优先级要求等实际值,进而判断出当前急需切换响应的服务器节点总线信号,满足总线通信的实时性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按照服务器节点总线通信要求,将关键参与总线通信逻辑的物理信号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分组整合;同时进行并行各节点的高速数据传输起始监测;
b)将总线信号的时间先后、触发优先级要求等实际值配合要求在DSP中内置实现,原则是总线空闲阶段,为保证数据响应的实时性,总线按照自然排序在各个节点之间顺序切换接通;当总线繁忙时,除了考虑自然排序外,还加入了等待时间的判断,等待时间较大的节点优先接入总线通信;即将各总线信号的时间先后、触发要求采用DSP软件语言实现;
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总线通信信号传送至DSP数据处理中心,DSP按照预先的时序要求,判断各参与的信号的时间先后、触发要求等实际值,进而给出判断是否满足总线切换要求,达到资源的均衡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服务器节点间总线访问的优先权调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照多服务器节点总线访问实时性及完整性要求,将各服务器节点参与数据传输对应逻辑总线的物理信号进行汇总,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分组整合,进行并行高速传输起始监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节点的参与通信的主通路总线信号进行分组整合,即将总线关键通路信号集中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端采用数组变量对应单一节点内的总线信号,保证单一节点内信号操作的同步切换;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同时进行总线电平的兼容转换,实现节点间的总线电平兼容自适应,以便实现多个服务器节点总线通信信息的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服务器节点间总线访问的优先权调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对整合接入的节点逻辑总线物理信号按节点进行分组,并赋予各分组一个代表总线处理权优先级的自然数值,即代表处理权优先级大小排序的自然数编码;同时赋予各分组一个处理权等待计数值,即代表各分组总线等待时间的数值编码,即对每一个节点的总线信号,存在优先级编码和响应等待时间的编码,这也是判断总线切换的必要条件;优先级编码采用自然数排序,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响应等待时间的编码采用整数计数的方式进行,数值越大表示已等待的时间越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服务器节点间总线访问的优先权调配方法, 其特征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总线的传输请求信号、总线等待时间的数值传送至DSP数据处理中心,DSP按照预先的总线处理权优先级的自然排序要求,同时结合对总线等待时间大小的判断,分析各参与通信的服务器节点间总线信号的时间先后、触发优先级要求等实际值,原则是总线空闲阶段,为保证数据响应的实时性,总线按照自然排序在各个节点之间顺序切换接通;当总线繁忙时,除了考虑自然排序外,还加入了等待时间的判断,等待时间较大的节点优先接入总线通信;DSP作为集中总线管理的控制中心,同时记录在总线切换运行过程中,各总线间的具体响应连同时间,与设定的标准值进行比对,当实际值偏离标准值时,某节点长期占用总线,负载严重不均衡时,进行报警及上传记录,做到监控的实时性、自动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3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