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53293.4 | 申请日: | 2013-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唐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2745;H04W4/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话 过程 发送 联系人 信息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等各式各样的通讯终端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当中,在人们使用手机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通话过程中,需要向通讯另外一方发送其他人联系方式的场景。而此时手机又处于通话过程中,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三种:
1、保持在通话状态,但暂停与对方交流,进入到电话本查找相应的联系人,一边查看电话号码,一边告诉对方,如果此时要确认对方是否正确接收到电话号码,只能利用免提或者耳机等设备。显然,这种方式步骤繁琐,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2、保持在通话状态,但暂停与对方交流,进入电话本查找相应的联系人,通过短信方式发送给对方。这种方式与第一种处理方式一样,也不太方便,需要暂停通话;
3、通话结束后,通过短信方式再发送给对方。显然,这种情况不能保证实时性,且容易遗忘。
上述三种方式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处理方式操作繁琐、不能保证实时性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在移动终端通话过程中,提取用户的语音数据,并对语音数据进行识别;
B、判断是否为语音控制指令;
C、当是语音控制指令时,将语音控制指令转换为相应的统一码;
D、根据统一码搜索用户需要发送的联系人信息,并将搜索到的联系人信息发送至对方。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包括:
预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控制发送联系人信息的语音控制指令,并存储在模型库中。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
对语音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提取出的特征与模型库中的语音控制指令进行匹配。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D1、调用通讯录API进入到移动终端通讯录;
D2、根据统一码从移动终端通讯录中搜索用户需要发送的联系人信息;
D3、当搜索到联系人信息时,将搜索到的联系人信息提示给用户。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3之后还包括:
D4、根据用户的指令选择是否发送联系人信息发送至对方;
D5、当用户选择发送联系人信息至对方时,调用短信API,通过短信将联系人信息发送至对方。
一种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系统,其中,包括:
提取识别模块,用于在移动终端通话过程中,提取用户的语音数据,并对语音数据进行识别;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为语音控制指令;
转换模块,用于当是语音控制指令时,将语音控制指令转换为相应的统一码;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统一码搜索用户需要发送的联系人信息,并将搜索到的联系人信息发送至对方。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系统,其中,还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先接收用户输入的用于控制发送联系人信息的语音控制指令,并存储在模型库中。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系统,其中,所述提取识别模块包括:
匹配单元,用于对语音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提取出的特征与模型库中的语音控制指令进行匹配。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系统,其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通讯录API进入到移动终端通讯录;
搜索单元,用于根据统一码从移动终端通讯录中搜索用户需要发送的联系人信息;
提示单元,用于当搜索到联系人信息时,将搜索到的联系人信息提示给用户。
所述的在通话过程中发送联系人信息的系统,其中,所述发送模块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选择是否发送联系人信息发送至对方;
发送单元,用于当用户选择发送联系人信息至对方时,调用短信API,通过短信将联系人信息发送至对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