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场铝栅的铝刻蚀工艺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46635.X | 申请日: | 2013-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7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华;宋磊;陈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28 | 分类号: | H01L21/28;C23F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场铝栅 刻蚀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刻蚀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场铝栅的铝刻蚀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铝刻蚀是半导体制造领域主要的刻蚀工艺之一,主要作用是将设计的金属栅及连线图形转移到产品上,从而实现栅极或者连线的作用。6寸半导体制造工厂的铝刻蚀机一般为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和LAM9600铝刻蚀机。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用常规的方法能做的最大选择比Al/OX(铝比氧化层)为3/1,因为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设备本身硬件构造的特性导致其各向异性能力很弱,在铝刻蚀过程中必须增加偏压,加强各向异性的刻蚀,才能保证铝形貌符合产品规范要求,这样则必然会导致较低的铝对氧化层的选择比。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作业模式为炉式(单腔多片,一次最多可同时放18片),存在一定的片间差异。
薄场铝栅的铝刻蚀工艺,因为其衬底氧化层非常的薄,要求刻蚀对衬底损伤越小越好,对铝刻蚀机台工艺的铝对氧化层的选择比要求非常高。薄场铝栅产品的栅氧非常的薄,只有520埃左右,过低的选择比使得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极难实现薄场铝栅的铝刻蚀。
2.5微米薄场铝栅工艺,铝下的栅氧仅且在干法刻蚀之后要保留以上的栅氧,即栅氧损失最大点只能为而现有技术中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采用标准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进行铝刻蚀时,采用氯气、三氯化硼和三氟甲烷的混合气体来刻蚀金属铝,当刻蚀薄场铝栅的铝层时,存在铝对氧化层的选择比过低的技术问题,一般刻蚀的铝,栅氧损失一般在远大于栅氧允许的最大损失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薄场铝栅在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上采用标准CMOS工艺作业时,铝对氧化层的选择比较低,导致栅氧易被刻穿,并损伤衬底,造成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场铝栅的铝刻蚀工艺及其应用,用以提高铝对氧化层的选择比,减少栅氧损失,提高产品良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场铝栅的铝刻蚀工艺,包括主刻蚀步骤和过刻蚀步骤,所述工艺使用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进行,薄场铝栅的铝刻蚀条件如下:
在主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0~40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25~15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35~45毫托,负偏压为-220~-180伏,自动捕捉终点;
在过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0~40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25~15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35~45毫托,负偏压为-220~-180伏,过刻蚀时长为1分钟。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相对于标准CMOS工艺,降低负偏压,增加了氯气流量并增大了压力,大大提高了铝比氧化层的选择比,进而减少栅氧损失,避免损伤衬底,提高产品的良率。
作为优选,所述工艺使用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进行,薄场铝栅的铝刻蚀条件如下:
在主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5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3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40毫托,负偏压为-200伏,自动捕捉终点;
在过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5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3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40毫托,负偏压为-200伏,过刻蚀时长为1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工艺使用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进行,薄场铝栅的铝刻蚀条件如下:
在主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0~40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25~150标况毫升每分,氮气的流量为60~8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35~45毫托,负偏压为-220~-180伏,自动捕捉终点;
在过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0~40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25~150标况毫升每分,氮气的流量为60~8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35~45毫托,负偏压为-220~-180伏,过刻蚀时长为1分钟。
在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引入氮气,由于氮气可与铝条侧壁生成氮化铝,因此很好地保护了铝条侧壁,并获得了很好的均匀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工艺使用应用材料8330铝刻蚀机进行,薄场铝栅的铝刻蚀条件如下:
在主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5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30标况毫升每分,氮气的流量为60~8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40毫托,负偏压为-200伏,自动捕捉终点;
在过刻蚀步骤中,氯气的流量为35标况毫升每分,三氯化硼的流量为130标况毫升每分,氮气的流量为60~80标况毫升每分,压力为40毫托,负偏压为-200伏,过刻蚀时长为1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化钨成膜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