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起下钻钻杆高工位结构的成型方法及钻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36500.5 | 申请日: | 2013-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袁鹏斌;周勇其;程大;刘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上海海隆石油钻具有限公司;刘甘露 |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 地址: | 20094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起下钻 钻杆 高工 结构 成型 方法 | ||
1.一种快速起下钻钻杆高工位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工位结构是大壁厚的短管体经过外加厚形成,高工位结构分别以与轴向成18度、35度的锥面过渡到两边的圆柱面;短管体与长管体焊接一端的圆柱面,是经过外加厚加车削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起下钻钻杆高工位结构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A通过外加厚方式,对短管体上的高工位结构进行加厚成型;
B对上一步骤形成的高工位结构过渡段进行精确车削,在短管体上形成高工位结构;高工位结构与向母接头一端,采用与轴向成35度夹角的锥面与短管体未加厚部分过渡,以减小应力集中,锥面与管体圆柱面汇合处加工半径为38.1mm的圆形倒角,以释放应力;高工位结构与向长管体焊接一端,采用与轴向成18度夹角的锥面过渡。
C对短管体进行调质处理。
3.一种钻杆,它包括短管体、长管体、公接头、母接头四部分,其特征在于:短管体上具有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加工成型的高工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上海海隆石油钻具有限公司;刘甘露,未经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上海海隆石油钻具有限公司;刘甘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65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