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434153.2 | 申请日: | 2013-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席建中;韩成春;姜代红;杨亚兵;范庆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C21/36 | 分类号: | G01C21/36;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屏 交叉 车载 终端 | ||
1.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包括模拟迷宫模块(1001)、即时迷宫模块(1002)、存储器(1003)、多接口微处理器(1004)、单接口微处理器(1005)、即时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6)、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手机(1008)、车联网(1009)、汽车显示屏(1010)、手机屏(1011)、同类信号比较模块(1012),其特征由模拟迷宫模块(1001)发出寻找不同目标路线的模拟信号—存储器(1003)—单接口微处理器(1005)—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分为两路:第一路到汽车显示屏(1010)进行模拟信号汽车显示屏演示,另一路到手机(1008),手机(1008)又分为两路:一路到手机屏(1011)进行模拟信号手机屏演示;另一路到车联网(1009),车联网(1009)又分为两路:一路到手机屏(1011)进行视频演示;另一路到汽车显示屏(1010)进行视频演示;
其特征由即时迷宫模块(1002)发出即时出行目标信号,即时迷宫模块(1002)分为两路:一路到同类信号比较模块(1012)—存储器(1003)—单接口微处理器(1005)—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分为两路:一路到汽车显示屏(1010)进行同类信号提取模拟演示;另一路到手机(1008),手机(1008)又分为两路:一路到车联网(1009)—手机屏(1011);另一路到汽车显示屏(1010)进行同类信号提取模拟演示;即时迷宫模块(1002)的另一路到多接口微处理器(1004)—即时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6),即时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6)又分为三路:第一路到汽车显示屏(1010)、第二路到手机屏(1011)即时动态信号演示、第三路到车联网(1009),车联网(1009)又分为两路:一路到汽车显示屏(1010),另一路到手机屏(1011),利用汽车显示屏(1010)操作系统进行视频演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所述的模拟迷宫模块(1001),其特征是模拟迷宫模块(1001)为模拟量的生成并转换成数字信息模块,而该模块中的道路如同迷宫图,车寻目标如同走迷宫将不同目标、不同道路的各种情况进行模拟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在存储器(100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所述的存储器(1003),其特征是存储器(1003)将模拟迷宫模块(1001)的模拟信号储存同时也通过模拟迷宫模块(1001)或即时迷宫模块(1002)的提取指令准备提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所述的单接口微处理器(1005),其特征是单接口微处理器(1005)将提取的模拟数字信号根据不同地点寻找目标进行解析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所述的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其特征是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将单接口微处理器(1005)来的解析信号进行数据转换为驱动汽车显示屏(1010)、手机屏(1011)或手机(1008)做准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所述的手机(1008),其特征是手机(1008)将模拟驱动数据转换模块(1007)转来的驱动数据转换信号与其手机功能兼容同时兼容车联网(1009),使用手机功能键进行模拟信号演示以及利用车联网(1009)的网络平台进行停车位预定、计程收费、报警求助等服务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所述的即时迷宫模块(1002),其特征是由即时迷宫模块(1002)发出即时出行目标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作为提取信号交给同类信号比较模块(1012);另一路将即时出行信号交给多接口微处理器(10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信双屏交叉式车载终端,所述的多接口微处理器(1004),其特征是多接口微处理器(1004)为多接口系列集成芯片,在汽车车体上解析由即时迷宫模块(1002)发出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41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