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工位起重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30503.8 | 申请日: | 2013-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顺;詹隽青;孟祥德;朱先民;刘宝波;李红勋;程虹;冯晓梅;贾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C23/78 | 分类号: | B66C23/78;B66C23/6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 地址: | 3001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工 起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工位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在沟、坑、河流等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阻断交通时,需沿道路、且与车辆的行进一致方向架设桥梁类专用设备以增强通过性。在架设过程中需要使用起重设备。这类作业是机动作业,为了满足该机动作业的需要常常采用汽车起重机伴随保障。
汽车起重机由起重机和汽车底盘等组成,在使用过程,需要掉头或变换位置才能实现不同工位下的吊装作业,以完成该桥梁类专用装备的架设和撤收。变换位置则需要重复的展开、撤收作业,操作繁琐,效率低下。如果在二三级公路作业,由于不能进行11m长车辆调头,将影响架设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不需要调头即能够进行前后两个工位吊装作业的双工位起重设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工位起重设备,包括专用挂车底盘和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移动小车、基本臂、伸缩臂、举升机构、起升系统和伸缩驱动机构,所述起升系统由起升机构和起升动力源组成;所述移动小车包括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上基座和下基座之间通过回转支承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支承机构驱动所述上基座与下基座之间实现360°回转运动;所述基本臂一端与所述移动小车的上基座铰接,另一端悬空;所述伸缩臂安装于所述基本臂内部,所述伸缩臂一端与所述伸缩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伸缩臂另一端安装有所述起升系统的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与起升动力源连接;所述伸缩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本臂内;所述举升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本臂和所述移动小车的上基座连接,用于举升由基本臂和伸缩臂组成的吊臂总成;所述移动小车的下基座上安装有滚轮和限位插销,所述专用挂车底盘的车架上安装有与所述滚轮相配合的导轨滑槽,所述专用挂车底盘的车架上的相应前、后工位处分别安装有与所述限位插销相配合的插销孔,通过所述限位插销实现所述专用挂车底盘与起重机之间的定位和传力;所述移动小车的下基座与所述专用挂车底盘的车架之间安装有相配合的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与直线驱动动力源连接;所述直线驱动动力源驱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移动小车上的所述滚轮沿所述导轨滑槽直线移动;所述专用挂车底盘的车架两端分别安装有移动小车的前极限限位机构和后极限限位机构。
所述举升机构为举升液压缸;所述举升液压缸的缸体部分与所述移动小车的上基座铰接,所述举升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基本臂铰接。
所述专用挂车底盘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伸缩支腿。
所述伸缩驱动机构为安装于所述基本臂内部的伸缩驱动液压缸,所述伸缩驱动液压缸的缸体部分与所述基本臂内部铰接,所述伸缩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臂铰接。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为相啮合的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移动小车上,所述齿条安装于所述专用挂车底盘的车架上;所述直线驱动动力源为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齿轮的齿轮轴连接。
所述限位插销与插销控制液压缸连接。
所述移动小车的前极限限位机构和后极限限位机构分别为限位挡块。
所述伸缩臂与所述基本臂的接触面上安装有摩擦滑块。
所述基本臂侧面设置有变幅指针,用于指示所述吊臂组成的变幅角度。
所述回转支承机构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双工位起重设备中,起重机与专用车底盘通过插销定位传力、滚轮导轨导向移位,通过移动小车的前后移动,在架设和撤收桥梁类专用装备的过程中,不需要调头即可进行前后两个工位的吊装作业,大大增加了在不同作业位置的状态下完成吊装动作的作业范围和作业方式,增强了场地适应性。
2、本发明的双工位起重设备中的起重机采用两节臂、全回转结构,操作简单灵活,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双工位起重设备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起重机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移动小车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车架部分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所示后工位作业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前工位作业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机用模具交换装置
- 下一篇:低含气离心复合轧辊的脱气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