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式避震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423185.2 | 申请日: | 2013-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避震系统,涉及一种利用电磁和电子信号处理技术达到避震的装置,应用于汽车或者航天登陆器的避震减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子信号模拟和控制技术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电磁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汽车上传统的弹簧式避震器以及一些航天的登陆器、飞机起落架的液压装置避震都不可控,引起的震动使得装置的寿命和使用效果有所降低,缺少一种可灵活控制的、降低机械振动的新的避震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式避震系统,用于实现可控化、智能化的避震减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式避震系统,包括路况探测单元、距离速度传感单元、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电磁避震单元;路况探测单元、距离速度传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和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和电磁避震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其中,
所述路况探测单元探测系统前方路况,收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电子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距离速度传感单元分别检测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加速度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电子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电子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路况数据、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加速度信号,计算得出电磁避震单元中控制电流的大小、方向参数,并将控制电流传输至电磁避震单元;
所述电磁避震单元根据得到的控制电流产生强弱、方向改变的磁场,从而进一步产生斥力和吸力,控制底盘保持水平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路况探测单元为声波式探测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路况探测单元为光学扫描式探测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路况探测单元为摄像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距离速度传感单元包括一个行进方向速度距离探测装置和两个竖直方向速度距离探测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探测头探测实际路况使得避震更加的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保持稳定;
2.通过电流控制的减震器既灵活又可操控;
3.对汽车或登陆器行驶中防侧翻等性能均有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速度距离探测单元,包括行进方向速度距离探测装置X和竖直方向速度距离探测装置Y;2.电磁避震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电磁式避震系统包括路况探测单元,距离速度传感单元,电子信号处理单元以及电磁避震单元,路况探测单元、距离速度传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和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和电磁避震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当路况检测前方不平的路面时,路况探测单元和行进方向速度距离传感器共同计算,将计算好的电子信号传递给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经变压器等元器件将信号转换为连续函数形式的电流进入电磁避震器,从而使电磁场产生强弱方向改变的磁场来产生斥力和吸力使底盘尽量保持水平稳定,做出一个对路况最大程度减小震动的方案,使底盘尽量保持水平稳定,而且以最快速恢复稳定、令乘车人感觉最舒服的避震效果。
利用本装置,还可以通过对平整路况基准电流的调节来实现对底盘的高低有效的做出调节。
路况探测单元可以优选为超声波式、光学扫描式、实物摄像头等图像摄取分析装置,供系统来探测前方路况,收集路况数据。
距离速度传感单元可以优选为一个行进方向的速度距离探测装置和两个竖直方向的速度距离探测装置,行进方向的速度距离探测装置根据系统的移动速度来计算此刻检测到的路况信号传入处理单元的滞后时间;竖直方向的速度距离探测装置用来感应底盘不稳定运动或震动产生的加速度,来选择加强或减弱输出到电磁避震器的电流。
电子信号处理单元,用来将之前的探测单元检测的行驶速度、时间信息和X、Y速度距离传感器传入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输出一个关于输出电流的函数,控制每时每刻输出到电磁避震器的电流。
电磁避震单元,利用输入避震器的电流来改变为电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对连接轮胎端产生大小方向不同的吸引和相斥达到快速灵活避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3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袖套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货架标签的节能运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