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激光打标的聚碳酸酯复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82794.8 | 申请日: | 2013-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岑茵;何继辉;孙东海;郑一泉;蔡彤旻;殷年伟;吉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549;C08K5/5419 |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标的 聚碳酸酯 复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激光打标的聚碳酸酯复合物。
背景技术
激光打标是一种不依赖表面性状,能够高速的再现性好的进行标记的技术。激光打标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烧蚀掉物体表面材料从而留下永久标记,与传统的电化学、机械等标记方法相比具有无污染、高速度、高质量、灵活性大、不接触工作等优点。近年来,激光打标已经在很多领域取代传统的打标方式而成为常规的加工方式,甚至形成新的工业标准。
激光打标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和广泛的应用,但是某些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不高,为了获得清晰的标刻效果,就需要增加激光光源的功率表以及重复率,这样做带来的问题是对材料的非标记区域的热损伤和热扩散比较严重,加工精度不高,打标效果不好。这些缺点在应用中会产生不良率。绝大多数的激光打标材料中添加了一定量的激光打标剂来提高材料的打标效果,但其成本增加,而且,激光打标剂为无机物,会大幅度影响最终制品的光泽度。
聚碳酸酯的激光打标是利用激光束在树脂表面通过化学物理作用,如炭化或者发泡等,在表面上形成永久的印记(专利文献1-3),目前在聚碳酸酯树脂中,有相关技术在改善其激光打标性能(专利文献4)提到添加具有效量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亚铬酸铜与炭黑复配能在暗背景下形成光亮的着色标记,但仅限于暗背景,而且亚铬酸铜与炭黑的含量高达0.05wt%,这限制了高光要求以及浅色要求的聚碳酸酯复合物的激光打标应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20473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052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5-963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CN1377314。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激光打标的聚碳酸酯复合物,该复合物能在不添加激光打标剂的情况下,形成清晰的打标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能激光打标的聚碳酸酯复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聚碳酸酯 60-99%
打标调节剂 0.0001-10%
其它助剂 0.1-30%。
优选的,所述的能激光打标的聚碳酸酯复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聚碳酸酯 70-99%
打标调节剂 0.001-10%
其它助剂 0.1-30%。
更优选的,所述的能激光打标的聚碳酸酯复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聚碳酸酯 70-99%
打标调节剂 0.01-10%
其它助剂 0.1-30%。
本发明所述的聚碳酸酯是本领域公知的并可商购的,如通过双酚A与光气、卤代甲酸酯或者碳酸二酯发生反应来制备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可以是均聚物,共聚物或者混合物,这些芳香族聚碳酸酯具有以下通式:
适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复合物的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0~200,000。
以上聚碳酸酯可以采用任意比例混合使用数种,从激光可标记性、机械性能、加工成型、外观高光要求、阻燃性的方面考虑,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如果粘度过低,则机械强度和韧性降低,有时会发生使用上的问题,以及经过小浇口产生银纹和水花的表面缺陷;但如果粘度过高,则激光可标记性能降低,有时候在加工成型中会造成薄壁成型困难,从这些观点出发,聚碳酸酯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是15,000~80,000。
本发明所述的打标调节剂为含有硅氧键和苯环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现有的任意含硅氧键和苯环的化合物。如1,3,5,7-四乙烯基-1,3,5,7-四甲苯环四硅氧烷,优选苯基个数大于2的硅氧烷如二苯基羧基硅氧烷。
本发明所述的打标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如下:
R1-A-B-R2 或者 R3-A-R4-B-R5
在上式中A代表苯环基团,B代表硅氧基团;
在上式中R1,R2,R3,R4,R5代表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羟基化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氨基化的具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苯基或具有碳原子或者硫原子的链状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碳酸酯灯罩
- 下一篇:一种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固化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