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着陆器软着陆姿态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72827.0 | 申请日: | 2013-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关轶峰;张洪华;黄翔宇;李骥;王鹏基;张晓文;梁俊;于萍;程铭;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G1/24 | 分类号: | B64G1/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着陆 软着陆 姿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着陆器软着陆姿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每个控制周期内测量得到着陆器的姿态角θ和姿态角速度dθ,获得着陆器的姿态角度偏差θe=θ-θr,其中θr为每个控制周期内由制导律计算出的目标姿态角;
(2)确定姿态控制分区角度阈值θm,θm=Kd×dθr/Kp,其中:dθr为标称角速度,dθr=0.5×ωmax,ωmax为角速度测量的最大值,Kd、Kp为角度偏差的PID控制参数,Kd=2×J×ω×ξ,Kp=J×ω2,J为着陆器惯量、ω为控制器频率、ξ为阻尼系数;
(3)判断姿态角度偏差θe与姿态控制分区角度阈值θm的大小,当姿态角度偏差θe的绝对值小于姿态控制分区角度阈值θm,则由姿态角速度dθ、姿态角度偏差θe构成的相点(θe,dθ)位于角度和角速度控制区,I=I+Ki×(θ-θr)×Δt,Y=Kp×(θ-θr)+Kd×dθ+I,其中I为积分项,Δt为控制周期,Ki为角度偏差的PID控制系数,Ki=0.05×Kp,Y为控制力矩;
当姿态角度偏差θe的绝对值大于等于姿态控制分区角度阈值θm,则相点(θe,dθ)位于标称角速度控制区,I=I+Kiv×(dθ-dθr)×Δt,Y=Kpv×(dθ-dθr)+I,其中,Kpv、Kiv分别为角速度偏差的PI控制系数,Kpv=Kd,Kiv=0.25×Kp;
(4)根据步骤(3)得到的控制力矩Y计算每个控制周期的姿态控制推力器喷气脉宽PW,具体的计算方法为:
(a)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对控制力矩Y进行归一化,W=|Y|/Ymax,其中W为归一化的值,Ymax为姿态控制推力器的输出力矩;
(b)若W>1+H2,则归一化脉宽WC=1,脉宽阈值Pon=5000,其中H2为脉宽调制参数;
若H1<W≤1+H2,则WC=(W-H1)/(1+H2-H1),Pon=Tm×(H1-H2)/(1+H2-H1),其中Tm、H1为脉宽调制参数;
若W≤H1,则WC=0,Pon=tmin,其中tmin为姿态控制推力器的最小脉宽;
(c)根据步骤(b)得到的不同条件下的归一化脉宽WC计算当前控制周期的累计脉宽PWI,其中PWI=PWI0–WC×Δt×sgn(Y),PWI0为上一控制周期的剩余脉宽,PWI0等于上一控制周期的累计脉宽与姿态控制推力器喷气脉宽的差值,sgn()为符号函数,当括号中的参数大于0,输出为1,括号中的参数小于0,输出为-1,括号中的参数等于0,输出为0;
若|PWI|>Δt,则姿态控制推力器喷气脉宽PW=Δt×sgn(PWI);
若|PWI|<Pon,则姿态控制推力器喷气脉宽PW=0;
若Pon≤|PWI|≤Δt,则姿态控制推力器喷气脉宽PW=PWI;
(5)在每个控制周期,着陆器计算机控制姿态控制推力器按照步骤(4)计算得到的姿态控制推力器喷气脉宽PW进行喷气,实现对着陆器的姿态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