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垃圾焚烧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71309.7 | 申请日: | 2013-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黎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汉东 |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04;F23G5/033;F23J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 地址: | 530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垃圾 焚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垃圾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固体废弃物包括:城镇路面清扫垃圾、居民生活垃圾、餐饮垃圾、医疗垃圾、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粪便、废旧塑料、轮胎、有机污泥以及危险废弃物如制革污泥、电镀污泥、印染污泥等。这些固体垃圾的处理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多年来,人们首先采用的是填埋方法,后来人们发现,填埋后的垃圾不能改变垃圾的性质,而且会占用很多的空地,特别是塑料袋之类的垃圾,填埋后也无法改变其性质,再后来,人们又采用粉碎泡制和分类再利用的方法,但又因垃圾所含的原料太复杂,可用的东西不多,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垃圾污染源而告结束。再后来又用焚烧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垃圾的处理是比较彻底的,可是固体废弃物焚烧炉中的烟气都是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由于烟气处理及运行成本高或烟气处理系统维护缺失等原因,导致大量的烟气含有毒有害气体及飞灰排放,对环境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这些烟气长期排放会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大部分垃圾中都含有很多的水分,由于含水量大而导致焚烧成本高、造成的空气污染也很大,因此完善焚烧垃圾的技术也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无污染、成本低的垃圾焚烧系统,该垃圾焚烧系统在焚烧过程中无烟且环保。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垃圾焚烧系统,按照固体垃圾焚烧的处理过程依次包括:
压榨除水装置,其包括垃圾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经压送带与轧辊连接;
筛选装置,所述的筛选装置是由抖动式筛网以及位于筛网下端的集料箱组成,将经过所述压榨除水装置处理后的垃圾,置入抖动式网上进行筛选;
破碎装置,其包括破碎机,及位于破碎机底部的抖动式筛网,将所述筛选装置中抖动式筛网上的垃圾放入破碎机破碎,然后经过破碎机底部的抖动式筛网筛选;
干燥装置,其包括传动带和烘干箱,所述传动带位于烘干箱的内部且两端超出烘干箱,所述传动带的一端在所述破碎装置的筛网的下方,筛网上的垃圾落在所述干燥装置传动带的一端上;
焚烧装置,所述的焚烧装置包括炉膛,所述炉膛的外部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干燥装置传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进料斗配合,烘干后的垃圾经所述干燥装置传动带传送到所述进料斗中,在所述进料斗与炉膛连接处安装有螺旋输送叶轮,用于传送需要焚烧的垃圾进入炉膛内,所述炉膛内安装有搅拌装置,用于搅拌垃圾,加快垃圾焚烧的速度,所述炉膛的底部分别设有送风口和出灰口;
烟气处理装置,其所述炉膛连接,所述炉膛与所述烟气处理装置的连接处开有口,使焚烧产生的烟气能进入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的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和除硫除臭装置,所述的除尘装置通过热气回收管与所述烘干箱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除硫除臭装置通过热气供应管与所述烘干箱的一端连接,由此形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焚烧时产生的烟气进入除硫除臭装置,经处理后进入除尘装置处理,最后排放。
优选的是,所述的除尘装置,包括水箱,以及通过导管与水箱相连的冷水喷雾装置,滤网式过滤箱与冷水喷雾装置相连,烟气经高温除硫除臭后,进入所述导管与水蒸气混合进入冷水喷雾装置,然后进入滤网式过滤箱。
优选的是,所述水箱底部与所述的炉膛连接,水箱的顶部呈网状结构,水箱中的水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可通过顶部排出。
优选的是,所述的除硫除臭装置位于水箱的内部,所述的除硫除臭装置底部与炉膛连接,所述的除硫除臭装置内部安装有烟气通道,所述的烟气通过贯穿所述水箱顶部的网状结构,除硫除臭后的烟气可以水蒸气混合。
优选的是,所述轧辊的正下方设有集水装置,用于接收压榨垃圾产生的污水。
优选的是,所述破碎装置中的抖动式筛网,其正下方设有集料箱。
优选的是,所述的冷水喷雾装置,在装置的顶部设有喷水装置,底部设有冷却水出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滤网式过滤箱设有三层滤网。
优选的是,所述的炉膛内设有高温集热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破碎机是反刀式破碎机。
固体垃圾焚烧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汉东,未经黎汉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