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35578.8 | 申请日: | 2013-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郝学江;孟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学江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02;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 炎症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炎症是五官科一种常见的病症,可由感染、系统性疾病或物理因子引起,当扩张开来时即形成口腔炎。口腔炎症具有分批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疱疹、有疼痛感等。
口腔炎症多发于口腔黏膜、唇、舌、牙龈、咽、喉等部位,如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炎、牙周炎、咽喉肿痛等。口腔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以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粘膜;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进食和说话。口腔异味是指由于睡觉时口腔内封闭、空气不流通、口腔内的分泌物诱发细菌滋生从而产生的异味。牙龈炎是牙齿组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急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肿痛等,继续发展侵犯硬组织就产生牙周炎。牙周炎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会出血,偶尔也有自发出血,牙龈颜色暗红,而且绝大多数牙周炎患者都会伴有牙龈萎缩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牙齿松动,严重者会出现牙齿脱落。咽喉肿痛是指口咽和喉咽部病变,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对于口腔炎症,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服用维生素或者消除炎症的西药,严重者多服用激素,但维生素和西药治疗口腔炎症效果不明显,不能标本兼治,易复发,另外有些西药的成分具有刺激性,容易对人体黏膜等造成伤害,而长期服用激素副作用大,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鉴于上述药物的局限性,对口腔炎症的治疗达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烦恼。为此我们需要研发一种安全、无副作用且疗效显著的治疗药物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具有健脾益气、杀菌消炎、解毒敛疮、止痛生肌的功效,能够修复并活化口腔内受损细胞,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炎、牙周炎、咽喉肿痛等口腔炎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剪刀股58-90份 一品红55-85份 石枣55-85份 草豆蔻50-80份
肿节风50-80份 桑根48-75份 山苦草45-75份 遍地金40-70份
半枝莲42-75份 草龙42-65份 升麻35-65份 佩兰28-60份
鹿茸草30-60份 木蓝25-55份 荩草20-45份 玄台10-35份。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剪刀股83份 一品红78份 石枣78份 草豆蔻73份
肿节风73份 桑根68份 山苦草68份 遍地金60份
半枝莲62份 草龙58份 升麻55份 佩兰52份
鹿茸草51份 木蓝43份 荩草35份 玄台25份。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剪刀股73份 一品红68份 石枣68份 草豆蔻65份
肿节风65份 桑根61份 山苦草59份 遍地金52份
半枝莲55份 草龙53份 升麻47份 佩兰44份
鹿茸草44份 木蓝37份 荩草30份 玄台20份。
制成所述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剪刀股63份 一品红60份 石枣60份 草豆蔻55份
肿节风55份 桑根55份 山苦草50份 遍地金46份
半枝莲48份 草龙48份 升麻41份 佩兰36份
鹿茸草37份 木蓝31份 荩草25份 玄台15份。
一种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学江,未经郝学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5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