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鉴定病原真菌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20242.4 | 申请日: | 2013-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晏立英;廖伯寿;雷永;黄家权;万丽云;温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鉴定 病原 真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原真菌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定病原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病原真菌危害花生造成产量损失,影响产品的质量。为了有效防治病害,需要快速鉴定花生的病原,及时针对性防治该病害。目前对真菌除了传统的形态学鉴定外,为了得到更准确的信息,一般依赖对真菌基因组DNA信息的了解,通过真菌通用的PCR引物对真菌基因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扩增后得到的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常规真菌DNA的提取方法为:将液体培养5-7d得到真菌菌丝团进行过滤,干燥或液氮冷冻处理后通过CTAB或SDS法破碎真菌菌丝细胞壁,再通过苯/氯仿抽提去除蛋白,最后经过异丙醇或者乙醇沉淀得到真菌DNA。将得到的真菌DNA经过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再通过凝胶电泳后回收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T载体上,并转化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的感受态细胞涂布平板培养后获得的单克隆通过PCR鉴定为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经过培养后的菌液提交进行序列分析。该传统方法中,真菌培养的时间比较长,需要真菌菌丝的量较多,真菌DNA提取的方法花费时间较长,耗费的试剂和人力成本也较高,步骤繁琐,真菌DNA通过PCR扩增后连接载体,转化细菌感受态,获得的克隆进行鉴定也需要至少2天时间,再加上后续的测序时间,传统的鉴定方法至少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通量高、并适用于快速鉴定病原真菌的鉴定方法。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快速鉴定病原真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待鉴定真菌,得到真菌菌丝体、菌核、或分生孢子;
(2)取上述真菌菌丝体、菌核、或分生孢子置于缓冲液中,进行微波热振破壁处理后,置于冰上,离心后取上清液,即为真菌DNA提取液;
(3)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上述真菌DNA提取液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再利用PCR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得到目的片段;
(4)将上述目的片段直接进行序列分析,得到的核苷酸序列在NCBI网站利用blast搜索与之相匹配的真菌序列,匹配长度最长,序列一致性为100%的真菌判定为被鉴定真菌所属的真菌。
上述方案中,步骤(1)所述待鉴定真菌选自:花生黄曲霉菌、花生白绢病菌、花生焦斑病菌、花生镰刀病菌、花生链格孢菌、苹果纹枯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小麦全蚀病菌、草坪币斑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瓜类蔓枯病菌、水稻稻曲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玉米弯孢病菌、甘薯黑斑病菌、水稻稻瘟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哈密瓜枯萎病菌、白菜黑斑病菌、高粱立枯病菌、柑橘疮痂病菌、麻黄串珠镰刀真菌、辣椒炭疽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或禾谷镰刀真菌。
上述方案中,步骤(1)所述真菌在PDA培养基或察氏培养基上进行平板或斜面培养。
上述方案中,步骤(1)所述真菌在PDA培养基上28℃暗培养1~5天至菌落长至2~3cm,得到所述真菌菌丝体;或所述真菌在PDA培养基上28℃黑暗培养7~15天,得到所述菌核;或所述真菌在察氏培养基上28℃黑暗培养5~7天,得到所述分生孢子。
上述方案中,步骤(2)所述真菌菌丝体、菌核、或分生孢子的质量为0.2~2mg。
上述方案中,步骤(2)所述缓冲液为TE缓冲液,其组成成分为:10mMTris-HCl,1mM EDTA,pH=8.0。
上述方案中,步骤(2)所述微波热振破壁处理的微波功率为750W,微波处理的时间为30s~5min。
上述方案中,步骤(2)所述微波热振破壁处理后,立即置于冰上5~10min,然后进行离心。
上述方案中,所述离心在室温下进行,离心的转速为10000rpm,离心的时间为1~2min。
上述PCR扩增的体系为:10×Taq buffer2μl、10pmol的ITS1引物和ITS4引物各1μl、真菌DNA提取液2μl、1U Taq DNA polymerase1μl、2.5mM MgCl21μl、及2mmol/L dNTPs1μl,再用灭菌水补足至20μl;扩增条件为:94℃3min变性,94℃30s,51℃30s,72℃1min,35个循环,72℃7min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2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笔
- 下一篇:伏马菌素B1的抗原模拟表位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