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处理餐饮废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8538.4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洪军;万玲;罗小叶;祁士华;王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7/00;C02F1/30;C02F1/7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处理 餐饮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处理餐饮废水,从而降低废水中COD含量的一种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餐饮废水是在餐饮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食物和水,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具有有机物含量高、pH变化范围大、含水率高、易腐发酵发臭等特点,已成为城市最受关注的污染源之一。目前,餐饮废水并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道。据对我国发达地区如广州、上海等地餐饮废水的检测结果显示,餐饮废水中COD指标为1000mg/L左右,远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排放水平,这无疑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另外,餐饮废水的直接排放还影响城市排水管网的过水能力,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严重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对餐饮废水的治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餐饮废水的处理主要有生物法、重力及离心分离法、气浮法、吸附法、电化学法,混凝法等方法,但存在药剂用量多,具有二次污染的威胁、污泥量大、难处理或填料容易堵塞,处理效果随废水pH等水质指标波动较大等特点,因而,开发一种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风险、运行方便简单的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处理餐饮废水的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该方法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且无二次污染。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氧化处理餐饮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去除杂物后的餐饮废水中加入铁颗粒,加入量为20~60g/L废水,然后加入草酸盐,草酸盐的加入量为0.1~0.4mmol/L废水;
(2)、对上述餐饮废水进行曝气处理,并打开可见光源对餐饮废水进行照射,曝气处理和照射一直维持至步骤(4)结束;
(3)、在餐饮废水中加入H2O2,以构成反应体系,H2O2的加入量为30~60mmol/L废水,加入后餐饮废水反应2~4小时;
(4)、将步骤(1)中添加到餐饮废水中的铁颗粒取出,并继续让餐饮废水反应20~23小时,直至餐饮废水中的COD浓度降至500mg/L以下,低于排入城镇下水道污水水质的A等级所要求的500mg/L的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步骤(1)中所加入的铁颗粒的粒径为纳米、微米、毫米或厘米级。
所述的曝气处理具体为采用曝气机提供不间断的曝气,所曝气体为空气或氧气,曝气流量为1.0~3.0m3/(h·L)。
所述的可见光源为提供照度不低于700Lux的节能灯、日光灯或氙灯可见光源,其辐射波长位于400~1000nm之间。
步骤(4)中采用人工或机械式分离取出反应体系中的铁颗粒,铁颗粒取出后,反应体系中的可溶态铁离子的浓度小于0.3mg/L。
本发明所提供的氧化处理餐饮废水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中处理效果好,作用于餐饮废水有机物的羟基自由基的氧化能力强,效率高,且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无选择性。(2)、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处理酸性和中性环境(pH=3~7.5)的餐饮废水。光/Fenton体系在pH为3左右时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但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包括具有pH缓冲性能的草酸盐的可见光、零价铁的类Fenton反应体系,因此不但适合酸性、也适合中性环境餐饮废水的处理;另外,也无需向废水中添加酸碱来调节pH,因此减少了酸碱化学试剂污染餐饮废水的可能,同时也降低了处理成本;(3)、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会带来二次污染的威胁。我国相关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均规定,水质常规指标铁含量的限值为0.3 mg/L,而本发明中使用可见光、零价铁、草酸盐参与的类Fenton技术处理餐饮废水,在处理一定阶段时取出零价铁,并利用废水中残余溶解态铁为催化剂所形成的循环反应体系持续产生羟基自由基来分解有机物,避免了零价铁不断向溶液中释放溶解态铁所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内容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