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制整体浇筑V型滤池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80006.4 | 申请日: | 2013-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朱明辉;张建永;廖寿焕;张志和;尤波雄;孟飞;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7/18 | 分类号: | E04H7/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制 整体 浇筑 滤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小型自来水厂、污水厂的整体浇筑滤池工艺,尤其是一种木制整体浇筑V型滤池工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水处理工程中,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的整体浇筑滤池工艺所采用的模板大多为ABS工程塑料模板,且需配置同样为ABS材质的专用整体浇筑滤头和堵头。由于滤池滤板模板为非标准设备,因此设备厂家要开具多副ABS模具,且专用整体浇筑滤头、堵头的尺寸比常规通用型号大,所用ABS材料较多,而ABS工程塑料是不能回收再利用的,从而造成整体滤池的工程造价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整体造价低廉、模板可多次循环利用的木制整体浇筑V型滤池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
A.在滤池内浇筑若干条互相平行的滤梁,滤梁与滤池的底部和侧壁相固连,在滤池侧壁的高于滤梁处预埋若干预留钢筋;
B.在每两根滤梁之间搭筑木头材质的木板模板和支撑木墩,木板模板的顶面与滤梁的顶面相齐平,支撑木墩位于木板模板下方,且在紧贴滤梁的支撑木墩和木板模板之间还设有木头材质的防漏支撑小板,找平木板模板后在其上钻若干个矩阵排列的安装孔;
C.在木板模板的每个安装孔处安装预埋套管,在预埋套管内插入堵头后用连接螺栓将预埋套管固定在木板模板上,在木板模板上方铺设由若干根纵横垂直交叉的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并将钢筋的两头与预留钢筋焊接在一起;
D.将混凝土浇筑到木板模板上进行全池整体浇筑,同时用震荡棒进行充分震荡并找平;
E.待混凝土硬化成形后,拆卸连接螺栓、堵头、木板模板、支撑木墩和防漏支撑小板;
F.将滤头插入预埋套管并拧紧后,用水准仪找平达到标准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预留钢筋分上下两层,预留钢筋的直径为12mm,伸出滤池侧壁的长度为100mm。
本发明所述的支撑木墩为50mm*50mm的方木,每两根滤梁之间架设三根支撑木墩,其中两根支撑木墩紧贴滤梁、一根支撑木墩位于两根滤梁中间。
本发明所述钢筋组成的钢筋网分上下两层,钢筋的直径为12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模板采用普通片状木板组合而成,简单加工后即可施工,不需专门定制开发,在混凝土硬化成形后将其拆除,拆下来的模板可多次循环利用,既环保又降低了施工成本;2、所用的滤头、预埋套管、堵头等均为为常规通用的D25型号,尺寸较小,而目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气水冲洗滤池整体浇筑滤板可调式滤头技术规程>》规定整体浇筑滤池配套采用的可调式滤头、预埋套管、堵头为D30型号,因此本工艺所用的ABS材料也随之减少,进一步的降低了施工成本;3、木质的木板模板搭筑好后,用普通刨刀对木板模板进行找平处理,整个滤池的平整度就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准度,而根据目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气水冲洗滤池整体浇筑滤板可调式滤头技术规程>》的规定,整体浇筑ABS模板在整池铺设完毕未浇筑前验收时,平整度是无法调整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步骤B时的滤池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步骤C时的滤池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步骤D时的滤池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步骤E时的滤池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步骤F时的滤池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预埋套管固定在安装孔内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1,本实施例施工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滤池2内浇筑若干条互相平行的滤梁1,滤梁1与滤池2的底部和侧壁相固连,在滤池2侧壁的高于滤梁1处预埋若干预留钢筋3,预留钢筋3分为上下两层,预留钢筋3的直径为12mm,伸出滤池2侧壁的长度为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0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外壳液压吸力无痕修复机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