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76255.6 | 申请日: | 2013-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国;胡桂龙;赵志孟;叶志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罗森博格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08B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404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工件 切割 设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割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状工件的切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切割设备对管状金属进行分段切割时,产生的锯屑一部分掉落在机架上,另一部分则会掉到工件的管孔内,进而落入锯片与工件之间的锯切缝隙中,该状况会造成以下问题:1、造成锯片受力不均匀而损坏齿部;2、工件的锯切表面被锯屑划伤,精度达不到要求。
为此,为切割设备配备专门的吸屑装置非常必要,但是目前市场各种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大体上均是通过设置一个吸屑罩将锯片和工件的锯切部位罩住,再利用风机等进行吸屑的。
上述机构比较适用于柱状、棒状等非空心工件的切割,而对于管状工件来说,落入管孔内的锯屑很难被吸出,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管状工件切割设备在切割时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管状工件的吸屑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吸尘机和驱动机构,吸管的一端作为吸屑端与待切工件的管口对接,另一端与吸尘机连通,所述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吸管运动以使吸屑端在吸屑工位和分离工位这两个工位之间进行自由切换。
吸屑端贴在工件管口时为吸屑工位,吸尘机工作,通过吸管 将工件管孔内的碎屑吸走;反之,远离工件管口时为分离工位,可方便切割设备进行送料、落料。
在上述的一种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中,所述的吸管包括用于与工件管口配合的活动管和与吸尘机连接的固定管,活动管和固定管之间通过一支座连通,活动管与支座转动连接,上述驱动机构与活动管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中,所述的活动管依次分为对接段、连接段和转动段三部分,转动段与上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的对接段与转动段垂直,上述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段绕其中心轴转动。
在上述的一种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和控制气缸工作的控制器,气缸转动设置在切割设备的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与转动段上的连接部转动连接。控制器与切割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根据锯片的切割、工件送料和落料需要适时控制气缸的运行动作。
在上述的一种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中,所述的吸屑端设置有环形接头,接头与吸管螺纹连接。根据待切工件的管孔大小及锯切长度,选择外径及长度尺寸不同的接头与吸管连接,确保工件的管孔能被充分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吸屑装置将吸管对准工件的管口,将落入工件内部的锯屑吸出,吸屑效果好,确保工件的锯切精度及延长锯片的使用寿命。吸屑端能在吸屑工位和分离工位这两个工位之间进行自由切换,不影响切割设备正常切割、送料和落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活动管与支座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吸管;2a、吸屑端;21、活动管;21a、对接段;21b、连接段;21c、转动段;22、固定管;3、接头;4、支座;5、工件;6、气缸;61、气缸座;7、密封圈;8、轴承;9、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吸屑装置设置在管状工件切割设备的机架1上,包括吸管2、吸尘机和驱动机构,吸管2包括活动管21和固定管22,活动管21的一端作为吸屑端2a设置有环形接头3,另一端与一空心支座4连通,支座4固定在机架1上,固定管22的一端与支座4连通,另一端与吸尘机连通。
上述活动管21又依次分为对接段21a、连接段21b和转动段21c这三段,转动段21c与上述支座4转动连接,对接段21a螺纹连接接头3用于与工件5管孔对接,对接段21a与转动段21c垂直。各段之间可通过插接实现连通,并采用插销等实现固定。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气缸6和控制器,气缸6主体通过气缸座6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气缸6的活塞杆伸出与转动段21c上的一个连接部9转动连接,控制器与气缸6及切割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
如图2所示,转动段21c的一头插入至支座4内,两者之间通过轴承8实现转动连接,并配以密封圈7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罗森博格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罗森博格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