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55503.9 | 申请日: | 2013-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花世华;成立;余清清;陈云亮;陈健;李明辉;王春凤;杨开元;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电力 电容器 单元 接线 端子 铜绞线 可靠 连接 方法 | ||
1.一种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去除铜绞线上与哈弗线夹夹持部分的外绝缘皮;
通过压紧工艺或填充金属工艺缩小所述去除外绝缘皮的铜绞线单根铜丝间的空隙;
将缩小空隙后的铜绞线用哈弗线夹夹紧,并旋紧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上的螺母压紧所述哈弗线夹,使所述铜绞线与所述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实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去除外绝缘皮的铜绞线部分套以相应尺寸的铜管或薄铜带;
依据一预设的压紧标准计算压紧后的铜绞线的最终截面面积,并根据压紧后的铜绞线的最终截面面积制备多件压紧模具,其中,所述多件压紧模具的内腔孔洞的截面面积依次减小,且内腔孔洞的截面面积最小的压紧模具的内腔孔洞的截面面积等于压紧后的铜绞线的最终截面面积;
将所述多件压紧模具分批次套在所述铜管或薄铜带的外面,并利用压紧装置对所述多件压紧模具分批次进行压紧;
拆去所述压紧模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压紧标准为压紧后铜绞线内部铜丝间的空隙为压紧前铜绞线内部铜丝间的空隙的30%至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压紧标准为压紧后铜绞线内部铜丝间的空隙为压紧前铜绞线内部铜丝间的空隙的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模具为上下对开式结构,且所述压紧模具上下半模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球形凸点。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模具对套以所述铜管或薄铜带的所述去除外绝缘皮的铜绞线部分进行多角度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去除外绝缘皮的铜绞线部分涂覆助焊剂;
制备与所述去除外绝缘皮的铜绞线部分成相应规格的填充模具,所述填充模具包封所述去除外绝缘皮的铜绞线部分;
在所述填充模具内注入熔解后的锡焊材料,填充所述铜绞线内多股铜丝间的空隙;
进行冷却处理;
待冷却后拆去所述填充模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提高电力电容器单元接线端子与铜绞线可靠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模具为左右对开式结构,且所述填充模具的顶端中央位置设置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成漏斗状,所述填充模具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横向设置有定位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55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