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式液动冲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42299.7 | 申请日: | 2013-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廷;朱文涛;邓荣;方敏;孟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E21B4/16 | 分类号: | E21B4/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式液动 冲击 | ||
1.一种适用于硬地层钻井的往复式液动冲击器,包括:上接头(1)、导流套(2)、涡轮定子(3)、密封圈(4)、涡轮转子(5)、动力轴(6)、挡环(7)、挡圈(8)、上弹簧(9)、旋转头(10)、滑动键(11)、外壳上(12)、冲击头(13)、卡环(14)、内套(15)、下弹簧(16)、密封圈(17)、外壳下(18)、下接头(19);其特征在于:导流套(2)安装于上接头(1)内,上街头(1)与外壳上(12)通过螺纹相连;动力轴(6)与涡轮转子(5)键相连并置于外壳上(12)内;动力轴(6)下端与挡圈(8)端面接触;旋转头(10)与动力轴(5)相连压缩上弹簧(9);旋转头(10)与外壳上(12)同心;冲击头(13)与外壳上(12)通过滑动键相连,产生轴向运动,上下分别与旋转头(10)、卡环(14)端面接触;内套(15)和下接头(19)通过螺纹连接压缩弹簧,置于外壳下(18)内;外壳下(19)与外壳上(1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涡轮定子(3)、涡轮转子(5)可采用不同组数的配合方式,多组涡轮组轴向依次安装、共同作用,满足冲击器不同冲击频率的需求。涡轮转子与动力轴通过定位销安装连接,传递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上弹簧(9)套装在截面为六边形的动力轴(6)上,一端与挡圈(8)端面接触,另一端与旋转头(10)端面接触,且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用以提高旋转头(10)和冲击头(13)间的密封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冲击头(13)位于旋转头(10)的正下方,且两者的端面均为扇形截面且平面配合;冲击头(13)上下端均中间有截面为圆形的中心孔,中心孔即是流道也可作安全孔;旋转头(10)一端开有六边形安装孔,动力轴(6)插装在六边形孔内,接受动力轴传递的动力,带动自身运动,并输出扭矩;旋转头(10)距另一端一定位置的筒壁上开有圆形阻尼孔,允许液流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下弹簧(16)套装在下接头(19)与外壳下(18)形成的的环形空间内,一端与卡环(14)端面为活动接触,另一端与外壳下(18)接触;下弹簧(16)和卡环(14)被同时压缩至内套(15)最大端面时,压差力直接作用在内套(15),下弹簧(16)完成受力零件的转换;同时,下弹簧(16)用于平衡冲击器运动部件的自重和液力在轴向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式液动冲击器,其特征在于:卡环(14)为内部有一定宽度凸台,内套(15)为阶梯轴件,内套(15)套装在卡环(14)内部,卡环(14)一端靠冲击头(13)限位,另一端依靠内套(15)内的凸台限制其轴向位移;内套(15)与下接头(19)为螺纹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2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井开采稠油油藏井下大功率分段补偿热能的方法
- 下一篇:水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