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性能测试试验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42247.X | 申请日: | 2013-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龙;刘宁;徐超;沈望皓;王继新;刘岩;马宇鹏;王忠达;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动力 耦合 装置 性能 测试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差速式动力耦合器装置性能的试验台,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对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进行转速、转矩、多点温度等性能测试的试验台。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结合产物,并充分发挥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各自优势,其在解决环保和能源问题方面的潜力受到世界的认可。目前各国相继研制出各种类型的串、并、混联式动力系统,其中用于动力连接的差速式动力耦合器或装置形式也各不相同。例如:丰田Prius车型混联式动力系统、北京理工与波兰华沙工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混联式单行星排动力耦合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的双排行星轮动力耦合器以及吉林大学研制的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等。
目前,由于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的机构复杂,测试性能参数较多,检测件引线繁杂,同时还得模拟各种实际工况下的运作情况,时至今日,还没有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的性能测试试验装置。本发明专利根据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的实际使用工况,提出了一种采用伺服电机和电机模拟实际的动力源,用测功机模拟实际负载对动力耦合装置进行加载试验,同时对动力耦合装置的转速、转矩以及动力耦合装置内部多点温度进行测试的试验台。通过该试验台能够对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进行加载试验和性能测试试验,一方面为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性能提升提供性能参数,另一方面也又有利于提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筛选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目前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不能在模拟实际工况下进行性能参数的测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性能测试试验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性能测试试验台,主要由支撑部分、模拟工况部分和控制测试部分组成,所述支撑部分主要由地平铁1、均固定安装在地平铁1上的伺服电机底座3、电机底座11、支撑架8、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上的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壳体5组成;
所述模拟工况部分由安装在地平铁1上测功机6、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底座3上的伺服电机4和安装在所述电机底座11上的电机2组成;
所述控制测试部分包括测试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模拟工况部分经过所述控制和测试部分中的控制装置来控制所述电机2、伺服电机4和测功机6模拟不同工况,并通过所述控制和测试部分中的测试装置检测不同部位的温度以及转速和扭矩数据,根据检测数据对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9进行性能分析。所述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9安装在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壳体5中。
所述测功机6的输出端与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9的右传动轴13连接,模拟实际负载扭矩;
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通过弹性联轴器、2号扭矩传感器30和2号转速传感器31与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输入轴20连接,来模拟实际工况中的发动机;
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1号扭矩传感器28和1号转速传感器29与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9的左传动轴12连接。
所述测试装置包括1号温度传感器22、2号温度传感器21、3号温度传感器23、4号温度传感器24、5号温度传感器25、6号温度传感器26、7号温度传感器27、8号温度传感器33、1号扭矩传感器28、1号转速传感器29、2号扭矩传感器30、2号转速传感器31、二个串口储存模块和测功机6内部安装的扭矩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
所述1号温度传感器22、2号温度传感器21、3号温度传感器23、4号温度传感器24均为非接触温度传感器,所述1号温度传感器22安装在1号壳体15上,检测大齿轮17工作时的温度;所述2号温度传感器21安装在2号壳体16上,检测小齿轮18工作时的温度;所述3号温度传感器23安装在右传动轴13上;所述4号温度传感器24安装在左传动轴12上;所述5号温度传感器25、6号温度传感器26和7号温度传感器27均安装在2号壳体16上,用于检测轴承32的外圈温度;所述8号温度传感器33倾斜安装在2号壳体16上,测量差速式动力耦合装置9中油的温度。
所述右传动轴13设有中心孔,用于穿过3号温度传感器23的数据传输线,数据传输线另一端接在串口储存模块输入端,将3号温度传感器23在试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储存在串口储存模块中;
所述左传动轴12设有中心孔,用于穿过4号温度传感器24的数据传输线,数据传输线另一端接在串口储存模块输入端,将4号温度传感器24在试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储存在串口储存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2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