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用高强度耐腐蚀铜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39860.6 | 申请日: | 2013-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燕志富;孟文光;李忠茂;徐祥思;玄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B22D11/14;C22F1/08;B21C37/06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器用 强度 腐蚀 铜管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交换器用高强度耐腐蚀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管成份包括铜基和合金金属;所述的合金金属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镁0.5-0.6%,银0.08-0.09%,锡0.2-0.4%,锆0.012-0.014%,铌0.012-0.014%,镍0.05-0.06%,钛0.005-0.008%,混合稀土0.02-0.04%,所述的混合稀土由钇、锫和镧组成,三者的质量比为1:(0.15-0.2):(0.4-0.5);制备步骤如下:
(1)、将铜料以及各合金金属分为多份,按比例间隔均匀投入到潜流式电磁搅拌工频感应组合电炉内熔炼为熔液,且铜液上覆盖木炭,通入氩气形成气氛保护,然后通过结晶器冷却并经牵引装置引出得到管坯;具体控制参数如下:熔炼时铜液温度为1150-1180℃,上引温度为1120-1140℃;牵引速度为400-450mm/min,铜液液位高度为360-380mm;结晶器插入熔液深度为20-22mm;结晶器进水温度为25-28℃、出水温度不超过60℃;铜液上的木炭覆盖厚度为22-25cm;管坯的含氧量应控制在10ppm以下;
(2)、管坯经过切断、铣面后进入由氩气保护的感应加热炉预热至340-350℃,然后进入三辊行星轧机连续轧制得到毛坯管,轧制温度控制为750-760℃,轧制速度18-20m/min;
(3)、将毛坯管快速冷却后通过拉拔机冷拔成型,拉拔时以机油、纳米二硫化钼、纳米聚四氟乙烯按重量比1:0.08:0.12混合作为润滑剂,其中纳米二硫化钼的粒径为20-30nm,纳米聚四氟乙烯的粒径为60-8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高强度耐腐蚀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管成份还包括碳化硅,其重量百分比为0.008-0.009%;所述的碳化硅选用粒度为8-10μm的α-SiC颗粒,其在步骤(1)中随合金金属投入到潜流式电磁搅拌工频感应组合电炉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高强度耐腐蚀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管成份还包括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其重量百分比为0.010-0.012%,所述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优选长度为10-12μm、根部直径为1-1.5μm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其在步骤(1)中随合金金属投入到潜流式电磁搅拌工频感应组合电炉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高强度耐腐蚀铜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潜流式电磁搅拌工频感应组合电炉采用W型熔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98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入头支座
- 下一篇:一种适宜生物强化的高性能中孔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