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系统和图像摄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6212.5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4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俊明;村岛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系统 图像 摄取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保持构件(例如壳体和机壳)中容纳显示单元例如液晶显示单元和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单元的显示系统,并且涉及包括该显示系统的图像摄取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液晶、有机EL等的显示单元安装在相机、电视、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等上。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07-3693中,构件层叠式结构被一体地模块化,这是通过将框架平坦构件夹在显示单元与导光单元之间而构造该构件层叠式结构并且通过利用可屈曲的封闭体例如橡胶包裹所述构件层叠式结构的侧边缘而实现的。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2007-3693中,框架平坦构件的端部围绕显示单元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延伸的端部装配在封闭体内部的槽中。这因此不利在于:边框(bezel)区域的宽度需要被扩宽以获得该框架平坦构件的装配深度(槽深度)。
发明内容
期望提供一种能够缩窄边框的显示系统和包括该显示系统的图像摄取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其包括:显示单元;容纳所述显示单元的保持构件;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的附接构件。所述附接构件包括: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表面相对的边缘部;第一附接部,设置在所述边缘部中并且配置成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和第二附接部,设置在所述边缘部中并且配置成通过弹性保持在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
在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显示系统中,所述附接构件设置在显示单元与容纳该显示单元的保持构件之间。所述附接构件包括:与显示单元的侧表面相对的边缘部,第一附接部和第二附接部设置在该边缘部中。所述第一附接部配置成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所述第二附接部配置成通过弹性保持在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这里,因为附接构件的边缘部设置成与显示单元的侧表面相对,所以,相比于框架平坦构件的端部围绕显示单元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现有显示系统,边框区域中附接构件所占据的宽度被缩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摄取系统,其设置有:图像摄取光学系统、图像摄取器件、以及显示所述图像摄取光学系统形成的对象图像和所述图像摄取器件摄取的图像中之一者的显示系统。该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单元;容纳所述显示单元的保持构件;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的附接构件。所述附接构件包括: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侧表面相对的边缘部;第一附接部,设置在所述边缘部中并且配置成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和第二附接部,设置在所述边缘部中并且配置成通过弹性保持在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
在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图像摄取系统中,图像摄取光学系统形成的对象图像或图像摄取器件摄取的图像通过所述显示系统而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的显示系统,所述附接构件的边缘部设置成与显示单元的侧表面相对,并且,配置成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的所述第一附接部、和配置成弹性地保持在所述边缘部与所述保持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二附接部都设置在所述边缘部中。因此,可容许所述边框缩窄。因此,通过使用所述显示系统构造图像摄取系统,容许屏幕尺寸得以增大而同时保持便携性。
应理解,前述的概要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本公开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附图结合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实施例,并且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摄取系统的外型的透视图,其处于可开闭面板被关闭的状态。
图2是示出图1所示图像摄取系统的外型的透视图,其处于可开闭面板被打开的状态。
图3是示出从不同方向看的图1所示图像摄取系统的外型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图像摄取系统的电路构造的框图。
图5是示出图3所示显示单元被移离机壳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拆装的图5所示显示单元连同附接构件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图6所示附接构件的整体构造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第一附接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7所示在长边中的第二附接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7所示在短边中的第二附接部的放大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在图8所示第一附接部中、边缘部装配到机壳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在图8所示第一附接部附近、边缘部装配到机壳中的状态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