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以及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230294.2 | 申请日: | 2013-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4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儒;詹永舟;陈彦华;周恒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徐丽昕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以及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触屏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装置通常包括盖板玻璃、触控面板及显示模组等元件。其中,触控面板一般通过光学胶同盖板玻璃和显示模组粘合在一起,并在粘合后通过紫外光照射来固化胶材以增强粘合强度,以得到结构稳定的电子装置。但是,在经过紫外光照射后,经常会有部分胶体不能固化完全,进而影响到电子装置中触控面板同盖板玻璃和显示模组的粘合品质,降低电子装置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区及非触控区。所述触控区包括用于感测触控信号的触控电极,所述非触控区包括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相互绝缘设置且分别与外界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以传递触摸信号。所述第一导线比第二导线宽,且所述第一导线包括图案化的透光结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元件以及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通过光学胶粘合在一起。在第一元件上与光学胶粘合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包括金属件图案化的透光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触控面板以及电子装置具有良好的粘合强度以及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电子装置沿V-V切割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导线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第一导线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及图7是图3中第一导线与透明导电层层叠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电子装置粘合强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人员发现,为了加强静电防护而在触控面板上设置用于防静电的导电圈,由于其宽度大于普通导线的宽导线由于覆盖面积大并且不透光,会对固化胶体时所用到的紫外光照产生遮蔽作用,从而导致胶体没办法完全固化,进而影响电子装置的粘合品质。经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静电防护结构的形状,增强其的透光性,以降低其对紫外光照的屏蔽作用。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电子装置1包括盖板玻璃10、触控面板20、显示模组30以及壳体50。所述触控面板20以及显示模组30收容于所述盖板玻璃10与壳体50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盖板玻璃10、触控面板20及显示模组30层叠设置,所述触控面板20通过光学胶40与所述盖板玻璃10及显示模组30粘合在一起。所述光学胶40可以是例如光学透明胶粘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ly Clear Resin,OCR)等具有高透光率的胶粘剂。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装置1还可以包括其它元件,如电路板、驱动IC、机械按键等。
如图3所示,所述触控面板20包括基板21、触控电极22、第一导线23、第二导线24以及接口部25,其中,所述第一导线23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线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23为用于实现静电防护的导电圈。所述触控电极22、第一导线23以及第二导线24形成在所述基板21上,所述接口部25位于所述基板21的一边。所述接口部25包括触控接脚251以及屏蔽接脚252,所述屏蔽接脚252设置于所述接口部25的两端,所述触控接脚251夹设于所述屏蔽接脚252之间。所述第二导线24的一端与触控电极22对应连接,另一端汇聚于接口部25,并与触控接脚251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导线23环绕所述触控电极22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接口部25内的屏蔽接脚252相连接。
从功能上看,所述触控面板20包括触控区20a及非触控区20b,所述触控电极22设置在所述触控区20a,所述第一导线23、第二导线24及接口部25设置在所述非触控区20b。所述触控电极22用于感测所述触控面板20接收到的触摸信号。所述第二导线24用于将所述接收到的触摸信号传输至触控接脚251。所述第一导线23用于屏蔽外界环境当中的静电等杂讯,以防止触摸信号受到干扰,并将杂讯传输至屏蔽接脚252。所述接口部25用于与其它元件(如电路板)连接,同时输出触控信号并释放杂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0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差发电装置与发动机共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