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喹啉‑3‑甲酰氨基酰寡肽,其制备,纳米结构,抗肿瘤活性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225694.4 | 申请日: | 2013-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彭师奇;王玉记;吴建辉;解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06;A61K38/0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 |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喹啉 氨基 寡肽 制备 纳米 结构 肿瘤 活性 应用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式I代表的10种异喹啉-3-甲酰氨基酰寡肽(4a-j)。式I中的AA选自Gly残基,L-Ala残基,L-Val残基,L-Leu残基,L-Ile残基,L-Met残基,L-Phe残基,L-Glu残基和L-Asp残基。式I中的Ala-Gly-Asp-Val简称寡肽。涉及了它们的制备方法,涉及了它们的纳米粒径,涉及了它们对HL60、HeLa、HepG2三株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涉及了它们对荷S180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异喹啉-3-甲酰氨基酰寡肽具有优秀的抗肿瘤作用。因而本发明公开了10种新型异喹啉-3-甲酰氨基酰寡肽作为抗肿瘤药物具有临床应用前景。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在35至59岁的中壮年人群中,肿瘤已列居各类死因之首。有数据显示,我国肿瘤发病率约为2/1000人,每年新发病例约220万人以上,在治患者600万人以上。肿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化学治疗)。目前,化学治疗仍然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由于临床化疗药物的疗效不理想和毒副作用大,所以寻找疗效高和毒副作用低的抗肿瘤新药具有明确的价值。
异喹啉是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杂环化合物。在杂环化合物的抗肿瘤机理研究中,申请人发现异喹啉-3-甲酰氨基酸可以π-π堆积的方式扦插到肿瘤细胞的DNA中,发挥抗肿作用。在多肽药物研究中,发明人发现AGDV或者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或者有阻滞肿瘤细胞粘附和转移的能力。在杂环化和多肽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发明人发现它们缀合可增强生物活性。根据杂环和多肽缀合的性质,发明人认识到异喹啉-3-甲酰氨基酸与AGDV肽偶联,制备的异喹啉-3-甲酰氨基酰寡肽可以π-π堆积的方式扦插到肿瘤细胞的DNA中,可形成纳米结构,可增强抗肿瘤活性。依赖这些认识,发明人提出异喹啉-3-甲酰氨基酰寡肽的发明,披露异喹啉-3-甲酰氨基酰寡肽的纳米结构,无细胞毒样作用和口服可抑制肿瘤生长三种特色。这三种特色使得本发明具有突出的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内容是提供图1的异喹啉-3-乙酰氨基酸寡肽(4a-j)。
本发明第二个内容提供异喹啉-3-乙酰氨基酸寡肽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L-苯丙氨酸在浓盐酸催化下与甲醛进行Pictet-Spengler缩合生成异喹啉-3-羧酸(1);
2)四氢-异喹啉-3-羧酸(1)酯化为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2);
3)用高锰酸钾将四氢-异喹啉-3-羧酸甲酯(2)氧化为异喹啉-3-羧酸甲酯(3);
4)异喹啉-3-羧酸甲酯(3)水解为异喹啉-3-羧酸(4);
5)按照多肽合成的标准方法制备Gly-Asp(OBzl)-Val-OBzl(10),Gly-Ala-Gly-Asp(OBzl)-Val-OBzl(12a),Ala-Ala-Gly-Asp(OBzl)-Val-OBzl(12b),Val-Ala-Gly-Asp(OBzl)-Val-OBzl(12c),Leu-Ala-Gly-Asp(OBzl)-Val-OBzl(12d),Ile-Ala-Gly-Asp(OBzl)-Val-OBzl(12e),Met-Ala-Gly-Asp(OBzl)-Val-OBzl(12f),Phe-Ala-Gly-Asp(OBzl)-Val-OBzl(12g),Glu-Ala-Gly-Asp(OBzl)-Val-OBzl(12h)和Asp-Ala-Gly-Asp(OBzl)-Val-OBzl(12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未经首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56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