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人看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211161.0 | 申请日: | 201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3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栗克清;谷陆生;赵素银;王秀霞;王莉;张祝;周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平 |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人 看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人看护系统,尤其是基于声音图像处理的病人看护系统。
背景技术
在需要对精神病人看护的场所,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场合比如医院等,通常都是人员直接看护或者通过监视器监视其活动,以防止其发生较激烈的冲突。由于需要人员不间断的看护,使得看护病人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人看护系统。使用布置在病房的拾音器与摄像头采集病房内的声音图像信号,传送至监控室,经处理器分析处理,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较激烈的活动,如果发现较激烈的活动存在,则驱动报警器告知监控人员。从而达到辅助监控人员进行病人看护,减轻监护人员工作量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病人看护系统,包括若干拾音器与摄像头、监视器、报警器和处理器:
所述拾音器与摄像头布置于病房各处便于监控的位置,用于采集信号并发送至处理器。其中摄像头可以采用普通摄像头与红外摄像头。其中普通摄像头用于采集可见光图像,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红外图像,以进行人员动作采集。
监控器与报警器布置于监控室,用于监控人员对病房进行监控以及发生冲突时的报警。
处理器包括与摄像头、拾音器、监视器、报警器的接口,用于与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信号处理的工作。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音频与视频信号处理的病人看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信号,通过拾音器与摄像头采集病房内的声音以及图像信号;
2.信号处理以及病人行为判断。通过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用于计算声音强度以及频率等信息,通过与平常活动所发声音进行比较,如果声音强度突然增强,则可能为有冲突发生。通过摄像头,尤其是红外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号,通过计算图像的变化速度以及范围,即可评估病人的活动情况,如果变化速度过快且范围较大,则可能有冲突发生。
3.判断可能有冲突发生时,通过报警器以及监视器报警,提醒监控人员注意监控并采取相应措施。
本发明中的病人看护系统能够实现病房的声音与图像信号采集,并自动判断是否有冲突发生,减轻了监控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为本发明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病人看护系统。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部件:摄像头1,数量若干,用于采集图像信号,布置于病房合适地点;拾音器2,数量若干,用于采集声音信号,布置于病房合适地点;处理器3,用于连接摄像头与拾音器,接收其传输的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等工作,同时连接监视器4与报警器5,用于在发生冲突等情况时发出报警提示监控人员采取对应措施。
本发明的基于音频与视频信号处理的病人看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采集信号,通过拾音器与摄像头采集病房内的声音以及图像信号;第二步通过拾音器采集的声音信号用于计算声音强度以及频率等信息,通过与平常活动所发声音进行比较,如果声音强度突然增强,则可能为有冲突发生。通过摄像头,尤其是红外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号,通过计算图像的变化速度以及范围,即可评估病人的活动情况,如果变化速度过快且范围较大,则可能有冲突发生;第三步判断可能有冲突发生时,通过报警器以及监视器报警,提醒监控人员注意监控并采取相应措施。
进一步,对于声音信号,主要通过声音的强度以及超过一定强度的时间及频率等信息判断是否发生冲突。通过事先采集正常活动的声音信号,记录其强度等信息,并根据平时活动时的声音强度确定报警的声音强度阈值。
进一步,对于图像信号,主要通过计算图像的变化速度与范围等信息判断是否发生冲突。同样事先采集正常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结果确定报警阈值。
本领域研究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以及附图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平;,未经张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1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