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对象的脑部体积部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94835.0 | 申请日: | 2013-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6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 发明(设计)人: | D·格罗德兹奇;B·赫斯曼;J·兰格;S·施米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G01R33/483;G01R33/54;G01R33/5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强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对象 脑部 体积 部分 功能 磁共振 成像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活体检查对象(O)的脑部的预先确定的体积部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D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接通高频-激励脉冲(31),
接通至少一个磁场梯度(Gx-Gz;G)进行空间编码,和
在高频激励脉冲(31)之后一个预先确定的回波时间(TE1)开始采集预先确定的体积部分的MR数据(38x,39x),
其中,回波时间(TE1)为10μs至1000μs的时间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频激励脉冲(31)之前接通T1选择性或T2选择性预脉冲,以便改善从MR成像的对比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始采集数据时同时启动多个用于空间编码的磁场梯度(Gx-Gz;G)。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通高频激励脉冲(31)之前启动多个用于空间编码的磁场梯度(Gx-Gz;G),以便在采集MR数据时磁场梯度(Gx-Gz;G)已经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地采集位于K空间(33)的中心区域(35)的K空间点(34),使得在每个被接通的高频激励脉冲(31)只能采集K空间(33)的中心区域(35)的一个K空间点(3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属的K空间(33)中,比K空间(33)的外部区域(36)更频繁地采集K空间(33)的中心区域,外部区域(36)位于中心区域(35)的外面,并且由中心区域(35)与外部区域(36)得到K空间(3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预先确定的体积部分相对应的K空间(33),被按多个先后排序的时窗多次扫描,
从在该时窗采集的MR数据(38x,39x)中为每个时窗生成多个预先确定的体积部分的MR图像(37x),
在每个时窗期间,按预先确定的数量多次扫描K空间(33)的中心区域内的K空间点(34),其中,所述预先确定的数量相当于为每个时窗生成的MR图像(37x)的数量,并且
在每个时窗期间,K空间(33)的外部区域(36)内的K空间点(34)被扫描一次,其中,外部区域(36)位于中心区域(35)的外面,并且由中心区域(35)与外部区域(36)得到K空间(33),并且为重构同一个时窗的每个MR图像(37x)使用外部区域(36)的同一个MR数据(39x)。
8.一种用于活体检查对象(O)的脑部的预先确定的体积部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磁共振设备,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包括基础磁场磁体(1),梯度场系统(3),至少一个高频天线(4),至少一个接收线圈元件和控制装置(10),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梯度场系统(3)和至少一个高频天线(4),用于接收由至少一个接收线圈元件采集的测量信号,和用于对测量信号进行分析和生成MR数据,其中,磁共振设备的用途在于,接通高频激励脉冲(31)和至少一个磁场梯度(Gx-Gz;G)和在高频激励脉冲(31)之后一个预先确定的回波时间(TE1)开始采集预先确定的体积部分的MR数据(38x,39x),其中,回波时间(TE1)位于10μs至1000μs的时间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磁共振设备(5)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并且可以直接安装在磁共振设备(5)的可编程的控制装置(10)的存储器内,具有程序工具,以便当程序在磁共振设备(5)的控制装置(10)内运行时,可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所有步骤。
11.一种可读取的电子数据载体,上面保存有可读取的电子控制信息,所述信息构造为,当在磁共振设备(5)的控制装置(10)内使用数据载体(21)时它们可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48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