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空气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6259.5 | 申请日: | 2013-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5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际器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5/02 | 分类号: | F04D25/02;F04D29/58;F04D29/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气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泵。
背景技术
空气泵是一种以增加气体的压力并使之输送流动的装置,其具有多种不同的运行机制设计。离心式空气泵是其中的一种。
离心式空气泵需要通过发动机驱动泵内的叶片旋转。当发动机的转速需求越来越高时,泵内的驱动组件所需转换的电能就越多,因此驱动组件的工作温度也越高。现有的驱动组件大都与发动机组装在一起,因此驱动组件不易散热,较高的工作温度也造成驱动组件的使用寿命缩短。此外,当驱动组件损坏后,更换驱动组件时通常也需将发动机一并拆除,才能更换新的驱动组件,耗费较多的工时。由于上述的问题,离心式空气泵仍有改良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改良的离心式空气泵。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离心式空气泵,其包含壳体、发动机、离心式气流组件、侧输出通道、驱动组件以及出气盖。壳体具有顶入气口与侧出气口。发动机固定于壳体内的底部。离心式气流组件设置于发动机上,且受发动机驱动而使气流从顶入气口吸入并经侧出气口输出。侧输出通道位于壳体的侧部,且具有开口。驱动组件可拆卸地位于侧输出通道内,且用以转换输入电能而驱动发动机旋转。出气盖可拆卸地接合于开口上,且侧出气口位于出气盖上。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壳体为圆盘体。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出气盖用螺丝锁附于开口上。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侧输出通道具有平坦侧壁,且驱动组件可拆卸地位于平坦侧壁上。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驱动组件具有散热片。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壳体具有顶盖,且顶入气口位于顶盖上。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离心式气流组件包含加压组件,其位于两片旋转叶片之间。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加压组件为圆盘形加压组件,其具有复数个辐射螺旋气流通道。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每一旋转叶片包含复数驱风弧片,这些驱风弧片夹持在两片环形片之间。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发动机的转轴连接两片旋转叶片,且驱动两片旋转叶片旋转。
由上述可知,应用本发明的离心式空气泵,通过其驱动组件可拆卸地组装于侧输出通道内,使工作时的驱动组件能同时受到输出气流的冷却,借以降低其工作温度。此外,侧输出通道的开口具有可拆卸的出气盖。当出气盖拆卸时,驱动组件能很方便的被拆、装,而无需同时拆、装发动机或离心式气流组件等泵内的其他结构,从而减少驱动组件的拆装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离心式空气泵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离心式空气泵的爆炸图。
图3A为图2中旋转叶片的放大图。
图3B为图3A中旋转叶片的俯视图。
图4A为图2中加压组件的放大图。
图4B为图4A中加压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为解决现有离心式空气泵的驱动组件使用寿命较短且损坏后不易更换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良的离心式空气泵,其驱动组件位于泵的侧输出通道内,因此不但可借输出气流散热且损坏后易于更换。
请参照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离心式空气泵的立体图。离心式空气泵100的壳体102具有顶入气口104a与侧出气口106a。离心式空气泵100工作时,气流从顶入气口104a吸入,在加压后经侧出气口106a输出。壳体102具有顶盖104,且顶入气口104a位于顶盖104上。顶盖104可拆卸地接合于壳体102的上方。壳体102还具有出气盖106,且侧出气口106a位于出气盖106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2是圆盘体,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2,其为图1中离心式空气泵的爆炸图。由附图可知,发动机108固定于壳体102内的底部。离心式气流组件109设置于发动机108的上方且受发动机108的驱动而工作。离心式气流组件109包含加压组件112,该加压组件112位于两片旋转叶片(110、114)之间。发动机108的转轴108a(穿越加压组件112的中心孔112e)同时连接两片旋转叶片(110、114),且驱动两片旋转叶片(110、114)旋转以带动气流从顶入气口104a吸入并经侧出气口106a输出(请同时参照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际器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际器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