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中性吸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6008.7 | 申请日: | 201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顺兴;朱健强;朱宝强;杜李峰;郭亚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功率 激光 中性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口径高功率激光高效率吸收领域,适当缩小尺寸可广泛应用于一般尺寸激光或者其他光的吸收。
背景技术
在高功率激光及一般的激光研究中,激光具有较高的峰值功率和能量密度。在高功率激光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杂散光或者主激光进行限制,以免激光辐照在环境中不期望被辐照的物体表面或者人体皮肤。特别是大口径高功率激光,在调试或者测量过程中,其本身及杂散光更容易对环境中的物体或者人员造成危害。
对于小口径激光,一般采用吸收陷阱进行激光限制;对于大口径激光,一般采用汇聚结构将大口径光束缩小并导引到吸收陷阱中。在大口径高功率激光研究领域,汇聚加吸收陷阱的方案会占用较大空间并且需要相应的大口径汇聚元件,需要较高的成本。如果采用不镀膜吸收玻璃直接进行吸收,吸收玻璃表面仍然存在残余反射,正入射情况下表面存在4%反射。镀减反膜可减少反射激光,但是将增加成本,且膜层只对特定波段的光透射,较难满足宽带吸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中性吸收装置,以实现多种波段大口径高功率激光的高效吸收,该装置既不含有大口径汇聚元件,也无需元件镀减反膜,采用中性吸收玻璃,广泛适用于300nm-1400nm波段光束高效吸收,基本覆盖常用激光及自然光。该装置在该波段范围内吸收效率大于99.9999%。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中性吸收装置,其特点在于,一个具有正面开口、内空的六面体外壳,内表面氧化黑处理,所述的开口为光束入射口,在所述的外壳的内底上放置一大块第二吸收体,第一吸收体包括2块以上与入射光束的轴线成一定角度放置的平板吸收玻璃,遮挡从所述的光束入射口垂直入射的光线直接辐照在所述第二吸收体上;所述第三吸收体包括2块以上平板吸收玻璃置于第一吸收体的反射方向一侧和所述的外壳一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三吸收体的平板吸收玻璃与所述的第一吸收体的平板吸收玻璃的排列方向基本一致。
所述的第一吸收体每块平板吸收玻璃的长宽比例不限,尺寸基本一致,平板沿垂直于光轴方向一字排开,每块平板吸收玻璃摆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3°~47°。
所述的一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3°~47°。
所述的第一吸收体、第二吸收体和第三吸收体的平板吸收玻璃采用中性吸收玻璃制成,可吸收紫外到红外波段的光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装置既不含有大口径汇聚元件,也无需元件镀减反膜,采用中性吸收玻璃,广泛适用于300nm-1400nm波段光束高效吸收,基本覆盖常用激光及自然光。该装置在该波段范围内吸收效率大于99.999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中性吸收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先请参阅图1和图2,图1和图2分别是本发明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中性吸收装置示意图和AA剖面图。由图可见,本发明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中性吸收装置,一个具有正面开口、内空的六面体外壳1,内表面氧化黑处理,所述的开口为光束入射口,在所述的外壳1的内底上放置一大块第二吸收体3,第一吸收体2包括2块以上与入射光束的轴线成一定角度放置的平板吸收玻璃,遮挡从所述的光束入射口垂直入射的光线直接辐照在所述第二吸收体3上;所述第三吸收体4包括2块以上平板吸收玻璃置于第一吸收体2的反射方向一侧和所述的外壳1一端的内侧,所述的第三吸收体4的平板吸收玻璃与所述的第一吸收体2的平板吸收玻璃的排列方向基本一致。
所述的第一吸收体2每块平板吸收玻璃的长宽比例不限,尺寸基本一致,平板沿垂直于光轴方向一字排开,每块平板吸收玻璃摆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3°~47°。
所述的一定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3°~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6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