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辣椒碱生产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84140.4 | 申请日: | 2013-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叶亚东;张娟;全利;朱文华;胡娟;肖慧;李永忠;潘鹂;张俊;杨紫俊;马晓勋;叶汝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33/20 | 分类号: | C07C233/20;C07C233/18;C07C231/24;C09B6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辣椒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辣椒中有效成分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辣椒碱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辣椒(Capicum)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Capicum frutescens L.)的果实,辣椒素(Capsaicinoids 又称辣椒碱类化合物、辣椒总碱)是一类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是辣椒的主要呈辣物质。天然辣椒素是由一系列同系物组成,主要含有辣椒碱(Capsaicin)、二氢辣椒碱(Dihydrocapsaicin)、降二氢辣椒碱(Nordihydrocapsaicin)、高二氢辣椒碱(Homodihydrocapsaicin) 、高辣椒碱(Homocapsaicin)等,这五种组成物质的含量占99%,其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两种成分占90%以上,降二氢辣椒碱约占7%。
医学研究和药理临床实验表明,辣椒碱类化合物一种不产生药物依赖性的神经类药物,具有镇痛、止痒、抗炎、抑菌以及对心血管和消化系统的保护等作用;辣椒素因其自身无毒、辛辣刺激等特点,军事上常被用于制造催泪弹、催泪枪以及防卫武器的主要原料,在有些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辣椒碱辛辣、无毒,对有害生物具有良好的触杀、驱避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农药,它有着其他化学合成农药不可比拟的优势,如药效高、持效长和可降解等特点,是21世纪新的环保型生物农药;将添加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生物防污涂料涂于船舶的外壳上,强烈的辛辣味可阻止海藻和海洋生物的附着,有效防止了水生生物对船舶的破坏,替代了有机锡防污涂料,减少了对海水的污染,另外,还可利用辣椒碱生产防蚁、防鼠的忌避剂,防止其对电缆食蚀伤害;辣椒碱可以增强脂肪代谢能力,加快体内脂肪燃烧,防止其过多积聚,进而达到控制体重、减肥健美的目的,目前辣椒碱减肥产品已成为爱美减肥一族的热门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辣椒碱的供给存在一定的缺口,尤其是用于医药领域的高纯度辣椒碱产品,这部分产品加工技术难度大,销售价格也高昂,随着辣椒碱在医药、农业等各领域的深入推广使用,市场前期比较乐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椒碱的生产工艺,其可以快速提取出有效成分,其纯度高。
技术方案
辣椒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实现:
A、原料预处理
将辣椒经真空低温干燥(水分<22%)、粉碎(60目)后,备用;
B、超临界CO2萃取:超临界萃取装置的萃取操作
① 辣椒原料中加入75%乙醇,调节萃取器内压力至所选萃取压力(20MPa)并开始记录萃取时间;
② 待压力稳定后,开启8号阀门,调节分离釜1压力(8MPa)、分离釜2压力(5MPa),并维持在同一刻度15~20min。
③ 当萃取釜、分离釜1和分离釜2的压力都稳定后,每隔15分钟分别恒温恒压收集分离釜1和分离釜2中的萃取物,即粗产品1即80%辣椒素和粗产品2即辣椒红色素,当收集到的萃取物低于原料的千分之一时停止收集并记录,并对粗产品1取样中控纯度;
C、RP-HPLC制备
1、色谱条件
仪器:江苏汉邦DAC-150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C18,250mm×150mm I.D. ,10μm
流动相:甲醇-水 (70:30)
流速:300mL/min
检测波长:280nm
柱温:25℃
进样量:1000mL
2、样品处理
将步骤B中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所得的辣椒素粗品溶于70%的甲醇-水溶液,浓度为15mg/mL,超声溶解,经0.45μm有机微孔滤膜抽滤后备用;
3、制备纯化
将辣椒素粗品溶液注入色谱柱中,按上面的色谱条件进行洗脱,分别收集降二氢辣椒碱、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各组分的洗脱液,并对各组分取样中控纯度;
D、浓缩、结晶
将各组分相应的洗脱液减压蒸除甲醇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回收溶剂,分别得到相应的辣椒碱类单体化合物即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并对各组分取样中控纯度。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快速高效,节能,并能在工业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亚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4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