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间断直流供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80016.0 | 申请日: | 201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堃;张才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间断 直流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源芯片故障转换过程中连续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直流电压连续供电主要应用于给智能芯片供电,例如FPGA、ARM、DSP等这些需要电流小,耗能低的芯片,因为一旦电源出现故障或断路,再上电的时候这些芯片就需要重新加载程序,甚至还需要给这些芯片的外围设备进行重新启动,这不仅浪费时间,同时还增加耗能。目前双电源在有电源芯片发生故障时连续供电系统相对较为复杂,而且某些系统设计采用的芯片较多,导致成本价上升。设计电路重量增加,对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带来更大的问题。同时,采用的芯片越多,故障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因此,需要芯片使用量少,整个供电系统轻巧,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的供电系统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间断直流供电系统,耗能低,芯片使用量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电源芯片、两个二极管、一个施密特触发器和三个电容,一号电源芯片的电源输入和使能端接5V,接地端直接接地,输出引脚接2个并联的电容C1、C2和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的电压正极接5V电压,接地端接地,在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接二号电源芯片的使能端,二号电源芯片的输入电压为5V,输出端接电容C3一端,电容C3另一端接地;一号电源芯片和二号电源芯片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止逆二极管接在一起,输出3V电压。
所述的电源芯片采用2个TI公司的LDO电源芯片。
所述的施密特触发器的门限电压为1.6~2.4V。
所述的二极管均为肖特基二极管,门限电压为0.2~0.3V。
所述的电容C1的电容值其中,ω为系数,ω>1,t为放电时间,t值等于施密特触发器触发时间与二号电源芯片的启动时间之和;R为电源所供电系统的折合的电阻值,Vt电为供电系统所能接受的最小电压值;E为施密特触发器VT-的电压值。
所述的电容C2和电容C3选用10pF的电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没有利用控制的智能检测等器件,能够在一号电源芯片有故障的时候,不间断供电的同时启动二号电源芯片工作。此电路系统设计利用器件较少、成本低,质量轻,低功耗,这更能增加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拓宽了该设计系统的应用环境,甚至是航空航天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设计方案采用2个TI公司的LDO电源芯片,输入为5V电压,输出为3V电压。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电压为5V,门限电压为1.6~2.4V。电路中的2个二极管均为肖特基二极管(锗二极管,门限电压为0.2~0.3V)。C1为大电容,其电容值计算如公式1所示,主要作用作存储电能。C2和C3通常选用10pF的电容,主要作用是滤波。
其中;ω为系数,ω>1;C为电容C1的电容值;t为放电时间,t值等于施密特触发器触发时间与电源2芯片的启动时间之和;R为电源所供电系统的折合的电阻值,通过功耗等估计;Vt电为供电系统所能接受的最小电压值;E为施密特触发器VT-的电压值。
设计方案:将电源芯片1的电源输入和使能端接5V,接地端直接接地。在电源芯片1的输出引脚接2个并联的电容C1和C2,同时接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施密特触发器的电压正极接5V电压,接地端接地。在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直接电源芯片2的使能端。芯片2的输入电压为5V,输出端接电容C3一端,另一端接地。同时在电源芯片1和电源芯片2的输出端都接一个二极管,并接在一起输出3V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0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