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己啉酮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1269.1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胥秀英;李敖;郑一敏;王锐;刘红;张心蕊;陈海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5/233 | 分类号: | C07D215/233;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血管 新生 抑制剂 己啉酮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肿瘤血管新生抑制作用的新型喹啉酮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指组织利用既存血管产生新的血管的过程。原发肿瘤具有诱导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其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一个崭新的、有希望的抗肿瘤治疗靶点。破坏或者抑制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有效地阻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药物称之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tor, TAI)。
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相比,TAI有其优势或特点,如特异性较好;可直接发挥作用,且效果具有放大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较小,还具有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成为目前药物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自1962年发现第一个含有4-喹啉酮母核的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开发这类药物,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取得了飞跃进展,已经开发出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现有技术中,多份文献公开了喹啉酮及其用途。例如,CN1391896 公开了一种抗过敏的新型喹啉酮化合物,CN1150420 公开了4-喹啉酮衍生物及其盐用于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CN1056305公开了一种新的4(1H)喹啉酮类衍生物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迄今为止,未见与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肿瘤的新型喹啉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新型喹啉酮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此喹啉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己啉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Ⅰ,其名称为2-己烷基-3-甲基-4(1H)-喹啉酮,其化学式为C16H21NO,命名为己啉酮。
Ⅰ
进一步,所述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己啉酮为无定形物或结晶型。
进一步,所述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己啉酮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的药物中。
所述肿瘤血管新生抑制剂己啉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邻氨基苯丙酮13mmol,庚酰氯20mmol,置250ml双颈圆底烧瓶中,加入吡啶18mmol,二氯甲烷60-80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4-20小时,加饱和氯化铵溶液60-100ml,取有机相,减压浓缩,残物硅胶柱层析,收集目的物,减压浓缩,干燥,获庚酰氨基苯丙酮;
(2)将步骤(1)庚酰氨基苯丙酮11mmol,置250ml双颈圆底烧瓶中,加入叔丁基醇钠30-40mmol, 无水有机溶剂180-240ml,回流反应4-36小时,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加水100-200ml洗脱一次,残物硅胶柱层析,收集目的物,减压浓缩,干燥,获2-己烷基-3-甲基-4(1H)-喹啉酮,为式Ⅰ化合物。
如本发明中,术语“治疗”具有其一般含义,并且在本文特别地是指对肿瘤患者采用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进行处理,以期对所述肿瘤疾病患者产生治疗、治愈、缓解、减轻等作用。类似地,如本文使用的,术语“预防”具有其一般含义,并且在本文特别地是指对可能罹患本发明所述肿瘤疾病或者对本发明所述肿瘤疾病具有罹患风险者采用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进行处理,以期对所述肿瘤疾病产生防止、预防、阻止、隔断等作用。如本文使用的,术语“肿瘤疾病”具有其医学领域的一般含义。
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测定,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解析, 最终确证其结构。
本发明是在申请人承担的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研项目中研究发现的,经过反复实验确证式Ⅰ具有肿瘤血管新生抑制作用。对式Ⅰ化合物开发必将给肿瘤患者带来福音,本发明工业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空白对照组显微照片;
图2是空白对照含有DMSO组显微照片;
图3是阳性药物组显微照片;
图4是式I处理组显微照片;
图5是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术峰值;
图6是加DMSO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术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1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补偿磨损的可调转子泵
- 下一篇:具有回油功能的真空泵油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