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64019.5 | 申请日: | 2013-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曾洋;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 地址: | 21317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空调器,多数只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相关具有除尘、杀菌、净化功能的空调器,也只是单纯的过滤作用,没有达到实质性的除尘、杀菌、净化功能效果,尤其是对PM2.5细小粉尘颗粒过滤、对病菌的杀灭及对空调系统能自身的进化;与此同时在潮湿的空调系统内,空调器长时间的停用状态下,内部容易产生了新的细菌和有害气体,再次开启就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造成了二次的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制冷、制热、除尘、杀菌、净化功能的多功能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空调器,包括壳体、蒸发器组件、制冷进风组件、联动机构组件、底盘、净化门、除尘杀菌组件、风道组件和积水盒;所述蒸发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壳体前侧上部的出风口的后侧;所述积水盒设置在蒸发器组件的底部;所述制冷进风组件安装在壳体的后侧中部;所述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制冷进风组件的前侧;所述底盘固定在壳体底部;所述净化门安装在壳体的前侧下部,并且净化门与底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除尘杀菌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净化门后侧;所述联动机构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并与制冷进风组件和除尘杀菌组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联动机构组件包括第一定向件、第二制冷进风连杆、第一制冷进风连杆、步进电机圆盘组件、第一净化进风连杆、第二定向件和第二净化进风连杆;所述第二制冷进风连杆与第一定向件滑动连接,并且其上端与制冷进风组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端与第一制冷进风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制冷进风连杆的下端以及第一净化进风连杆的后端分别与步进电机圆盘组件的上下两侧连接;所述第二净化进风连杆与第二定向件滑动连接,并且其前端与除尘杀菌组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后端与第一净化进风连杆的前端铰接。
所述制冷进风组件包括第一制冷进风格栅、第二制冷进风格栅和制冷进风导轨;所述第一制冷进风格栅和制冷进风导轨均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二制冷进风格栅与联动机构组件的第二制冷进风连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并与制冷进风导轨滑动连接。
所述制冷进风组件的第二制冷进风格栅与联动机构组件的第二制冷进风连杆卡接。
所述除尘杀菌组件包括第一净化风格栅、第二净化进风格栅、HIPPA网、活性炭网、净化进风导轨和UV灯杀菌模块;所述净化进风导轨设有五组,五组净化进风导轨自下而上地固定在壳体内;所述第一净化风格栅、第二净化进风格栅、HIPPA网、活性炭网和UV灯杀菌模块自下而上分别与一组净化进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净化风格栅与联动机构组件的第二净化进风连杆的前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净化门关闭时,第一净化风格栅可在净化进风导轨内滑动,而第二净化进风格栅、HIPPA网、活性炭网和UV灯杀菌模块不能移动。
所述除尘杀菌组件第一净化风格栅的后端与联动机构组件的第二净化进风连杆的前端卡接。
所述净化门的下部与壳体铰接。
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电机、风轮和风道;所述风轮设置在风道内,并固定在风道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风道电机与风道固定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在壳体下部设置增设除尘杀菌组件,并通过联动机构组件与制冷进风组件联动,使得本发明同时具有制冷、制热、除尘、杀菌、净化功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安全的空气质量的要求。而在使用过程中,无需手动切换,通过遥控装置控制联动机构组件,即可实现制冷和净化功能的切换,实现制冷与空气净化的一体化合成。一机多用,减少了对于空间使用的限制。
(2)本发明的第二制冷进风连杆与第二制冷进风格栅卡接,第二净化进风连杆与第一净化风格栅卡接,方便安装、更换以及清洁维护。
(3)本发明的净化门的下部与壳体铰接,将净化门向下旋转90°,即可打开,可以任意抽出或推入安装在导轨上的第一净化进风格栅、第二净化风格栅、HIPPA网、活性炭网和UV灯杀菌模块,方便安装、更换以及清洁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后视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40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