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虾制品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60435.8 | 申请日: | 2013-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基;张艳芬;黄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伟基 |
| 主分类号: | A23L1/33 | 分类号: | A23L1/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制品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即食虾制品,其特征在于,每100克鲜虾需要配备400-600g的海盐、腌制调味液200-500g,腌制调味液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八角4%-6%、花椒1%-2%、甘草1%-4%、金不换1%-4%、香叶1%-5%、紫苏2%-4%、辣椒0%-4%、姜蓉1%-6%、糖1%-4%、蒜汁5%-10%、豆瓣酱0.2%-4%、料酒0.2%-4%,其余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食虾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每100克鲜虾还需要配备50-200g的2-8%的食盐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即食虾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腌制调味液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八角4.5%-5%、花椒1.2%-1.5%、甘草2%-3%、金不换2%-3%、香叶2%-4%、紫苏3%-3.8%、辣椒1%-3%、生姜2%-4%、糖2%-3%、大蒜6%-8%、豆瓣酱2%-3%、料酒1%-3%,其余为水。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即食虾制品对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制作过程以盐焗为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备料,选取新鲜活虾300-500克,品种和大小不限,用剪刀剪开背部挑出虾线,用清水洗净;
b、脱腥,将经过处理的鲜虾于150至350℃热油中微炸20-60秒,去除大部分腥味,并沥干虾表面的油;
c、腌制,将八角、花椒、甘草、金不换、香叶、紫苏、辣椒分别洗净、切碎,加入所述香料总质量8-9倍饮用水,浸泡2-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煎20-30min,100目筛过滤得到第一次滤液,滤渣加其总质量5-6倍的饮用水,煮沸后煎20-30min,100目筛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合并两次滤液为香料混合液,并将所得到的香料混合液浓缩至与原料质量比为1:1后备用;将生姜、大蒜和豆瓣酱与饮用水按1:2的比例用榨汁机榨汁,去渣后加入豆瓣酱和料酒得到调味汁;将所述香料混合液与调味汁混匀,加入适量的水即制得腌制液;然后,在常温下将经脱腥处理后的虾置于腌制液中腌渍,腌制时间为1-5小时;
d、将经腌制处理后的虾置不锈钢网盘上,于150-200℃烘箱中烘制5-15分钟,以增加其咬劲;
e、盐焗,将经腌制处理后的虾排列放置市售食品烤炉的烤盘上,烤盘底层铺一层4-5cm厚的粗盐,粗盐上铺4-7层密封包裹料,铺满一层虾,再在虾上铺4-7层密封包裹料,密封包裹料上面铺一层4-5cm厚的粗盐,两层粗盐裹住密封包裹料,虾在密封包裹料层之间,不直接与粗盐接触;如此以一层虾配上下层密封包裹料和粗盐的方式直至铺设合适的层数,铺完最后一层,周围用粗盐覆盖紧密,放入已预热至合适温度的食品烤炉中,控制底火温度150-350℃,面火温度150-350℃,盐焗2-3h,到时间后取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即食虾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艺步骤a的洗净鲜虾后,还经过腌渍步骤,把清洗后的鲜虾放置于合适容器内,加入调配好的2-8%浓度食盐溶液,搅拌均匀,置常温环境中腌渍2-5小时,然后用清水清洗后沥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即食虾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焗后还经过真空包装、密封、高温高压杀菌、外包装、装箱、检验步骤,高温高压杀菌过程是采用高温反压水浴杀菌、冷水反压冷却工艺,依据包装内容物的性质、产品风味和包装材料的性质作为参考依据,采用的杀菌条件为温度110-150℃,工作压力为0.2-0.4MPa,时间为20~50min,杀菌完毕,立即给杀菌设备通入冷却水和加压空气,在加压条件下使袋内虾冷却,此生产工艺可使包装内的虾达到无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即食虾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过程是待袋温冷却到30℃以下,擦净表面,并随机抽检几袋放在培养箱中,在38℃±1℃下保存一个星期,若包装袋不膨胀,袋外仍保持干燥,则该批次产品视为消毒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即食虾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包裹料为宣纸或竹叶或荷叶;所述竹叶和荷叶在使用前要先经过清水清洗、100-150℃的热水蒸煮10-20min、晾干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伟基,未经黄伟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04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